这部的分格很有意思,故截屏下来,涉嫌剧透!剧透!
男主与他后来看见的复制版自己,分别简称为1与2
片头展现的相对二者情绪状态
2来到1家里,1很害怕。
1表现出排斥的情绪。
1赶走2
随后2离开了。
2载着1去偷仪器。
2和助手交流,而1在车内偷偷看。
2把助手的弟弟复制版杀死了并埋葬,而此时1在编写仪器数据。
2完事逍遥离开。
1请求2帮助他,给他机密信息文件和资金。
他们一起杀死了2
他们帮助男主藏起2的尸体
仪器造好三人上路。
阻挡曾经的合作伙伴,拒绝卖仪器。
男主杀死了男助手,哼着小曲载着女主上路。
他们被助手袭击后,追车辆。
男主恳求助手,但随后被无情碾死。
2在路上遇到女主,携上共同离开。
随后又遇到曾经的合作伙伴。
2和女主把仪器丢进了海里。
有另一个自己出现在面前这想法是挺惊悚的,这个自己可以取代自己,有点惊悚。但后面就歪了,感觉变成了搞笑片,然后全程看不懂了。
黑泽清惯常的超现实主题,“遇见自己的分身时,我们便会死去。”不过,这一部没有以悬疑展开,是喜剧,役所广司最终杀死分身,走向摆脱。他经历并忍受了期间的迷惘,最终成为了心里所渴望成为的另一个自己,无需再否认自己的存在,做到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和永作博美一同驶向公路的尽头。只是在路的终点,会不会有黑泽清本人的分身在等着他们呢~故事也许尚未完结。
好久之前看的,情节忘的差不多了...
超有趣~黑泽清的软科幻荒诞喜剧,讨论分身与自我之局限,调度仍旧一流,观感很轻松。
不知道日语「じぶん(自分)」算不算自视性幻觉的一种汉字象义的表征呢?电影似乎想表达:自分是对我执的某种破除。话是这么说,但要不要拍得那么任意啊,感觉像首不拘一格、随性而至的爵士乐。
7/10。分割画面将主体和分身的善恶两面展露无遗,早崎在发明一个机械分身时逐渐感到分身的存在,他在咖啡馆第一次和分身确认交谈,画面被分割为ABC区域,早崎、分身占据AC两块区域,B区域内咖啡桌则随着景别不断变化远近,象征二者的错位又重新连接,家中早崎想无视分身的存在但分身越发介入他的生活,甚至当早崎在左侧面画进行科研时,分身在右侧夺财杀人,向主体施压的分身也开始占据多块画面。二者在机械研究完成、准备送往公司发表之际,早崎从物理上杀死分身,摆脱分身的早崎与同行的由佳、君岛,反复围绕着争夺机械展开欺盗和追击,至此黑泽清通过不连续的画面制造人物的再生和瞬移,被早崎推入瀑布的君岛又突现将早崎击倒劫走机械,随后起死回生的早崎开着车再登场,鼻子贴上巨大的胶布,哼起和分身一样的口哨,他者在这里悄然完成对主体的转化。
早崎的分身曾对早崎说,他们是不可分离的,而在后面我们看到,两者确实合二为一,早崎已被“恶”的人格所占领。最终的解脱是,早崎在自己和分身之间求得了某种平衡,不为钱不为名,于是在欢快的配乐中让一切的根源——那台人工智能沉入大海。摄影运镜依然是典型的黑泽清,只是这一部略显轻松。
延续了《アカルイミライ》里的“摄影语言”主题。影片主要有三种摄影方式:黑泽清惯用的横纵向空间拉伸与冷色调,《アカルイミライ》里偶尔一用的分格,以及毫无征兆的手提摄影(运镜方式类似于日本街头电视节目)。三种摄影方式组合起来的效果是隐晦的,关于分身是否存在的暗示。
本我与自我的冲撞,而冲撞的极致则是融合,早崎本体在车上吹起了口哨,这印证了分身的预言,“我们终将合二为一”。分身的出现暴露了现代社会中人的机械属性,于早崎而言,他最终痛苦的意识到自己与那台机器并无不同,都处于控制链条的中间部分:基于上层意志而出现/存在,对下层时又化为改造/拘束器(即“坚定意志”的训练)。可以说杀死分身时,自我杀死的不是本我,而是被社会构建的超我,当“不可杀人”的禁忌被打破,“造福残疾人”之类崇高理想也随之一起粉碎,当然,根据那位经理的表现,那种崇高或许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基本上是为了役所广司拍的电影,愉快吗?那是为了致敬70年代美国电影或者早期美国恐怖片”介质video
喜欢!喜欢!喜欢!分格的方式非常有趣,在自我与本我间挣扎的男主,一个固执胆怯,一个随心所欲。本我说“一切都交给我吧”,于是他砸了工作室,偷了仪器,摸了女人,拿了机密文件,拓宽了男主生命的宽度,他哼着小曲,一切尽在掌握。自我总是皱着眉头,发愁着,无力着,一切的行为准则被作为一个好公民而束缚着。当他终于忍无可忍定要让本我消失,“我们最终会融合为一个人”暗示了两人的未来。他把合作伙伴推下了涯,而本我也在女友的阻拦下抛掉了枪。他们逐步向对方转变,最终自我费尽心思的仪器推进了海,本我带着女友开始了新生活。
人永远看不清自己,即使分身。
1. 完全脱离了Jhorror文本但又在Jhorror系谱里的一部。黑泽清果然不是能在剧本上下功夫的人。2. 很惊喜的分割画面的实验,不仅是空间上的提示和违和,普通的时间平行也加入了。3. 结果这个自视性幻觉还是没有解答,反而走向荒诞。这种荒凉的奇妙感觉是看多了欧洲电影,也逐渐成形为现在的黑泽清:失去与幽灵世界的境界线之后是剩下疎外人間,这些外部者带来的威胁远不比幽灵来袭,于是恐怖感陡然消失。4. 但是依然有效的黑泽清式空间。
而漂泊的你狂浪的心停在哪裡
黑澤清的冷幽默還算挺有意思的(尤其最後一幕樂死我了)。用分屏表現分身,這也是黑澤清除了在分鏡上的巧妙之外的一種精妙設計呢。
难免会和fight club作对比,不过黑泽清玩儿的是把双重人格具象化,并且在技术上用分屏构建对抗张力,二者合二为一后变得有些失控,公路之旅更偏向荒诞了。
大概是役所广司出演的为数不多的冷门烂片之一了,黑色幽默的讽刺科幻题材,没能坚持看完。
myself and I。这中字,我只能诅咒碟商全家了。。。
Doppelganger充当了假体,治好了自己的残疾。最后假体变成自主意识体,奔向大海。第三幕太松垮了。
简单的心理恐怖,拍摄很巧妙:室内调度拉伸与二重身的初现形成双面障眼法、用分屏演示分身。音效很冷,却颇具喜剧效果。(最后一上车要跑我就知道又被黑泽清套路了结局,役所广司又是开大巴又是上高速的……这几幕也很《人造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