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在评价《刀见笑》的时候,很多评论者都站在了电影产业或者未来中国电影发展的高度上进行评价。其实这未必是什么好事。别忘了,在看电影的时候,你首先是个观众。
《刀见笑》属于那种优缺点都非常明显的作品,即使我给了两星,我仍不得不承认本片在影像风格以及多类型杂糅创新上确实有很大的进步,并且远远甩开《十全九美》、《魔侠传之唐吉可德》等古装恶搞喜剧几万条马路。但我始终无法认同这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在风格化的同时,这个故事讲得实在太糟糕。《刀见笑》好像一个乾坤袋,导演拼命的往里面塞各种自认为好玩的、有趣的东西,并且毫不节制。塞得太满袋子总会爆掉;点子多了情节难免松散。三段的电影却显然没有更密合的衔接,更像是想到哪就说到那。拍得随意,观众看得着就难免心烦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浪关于国产电影的调查。有百分之七十多的网友投票认为中国电影的问题在于剧本,显然,大家都对当前剧情空洞的国产电影带着一口怨气。不过光赖剧本也有点委屈人家编剧,因为除了有个好故事之外,能否把这个故事讲好无疑是更重要的。而这,则是导演的工作了。
拥有多年广告导演经验的乌尔善,对影像确实有着独特的敏锐。这也是很多人大赞影片风格的原因。不过,他也面临着其他所有转行电影圈的广告导演所面临的问题。一部广告三两分钟,一部电影90分钟。长度的变化需要的是风格的统一,整体的协调。这不是一个短片合集,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你能在这部《刀见笑》里找到不少有趣的细节,但整体看,它却是松散的,抽风式的。导演显然犯了很多处女作导演的通病,就是想说的太多,电影长度又太短。第一次当导演,积攒了几十年的想法恨不得一股脑都在这一部电影中表现出了,好玩的段落、有趣的对白、搞怪的人物。可惜这样的作品却常常落下个乱码七糟,不知所云的骂名。
《刀见笑》吃了个大亏,在于导演把最烂的一部分放在了最前面。包括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同样认为第一部分厨子的段落是个败笔,或者由于资金的原因,导演不得不把那部分处理得非常舞台化。但是演员的拙劣表演与碎嘴子式的对白,与那些劣质山寨喜剧又有什么差别呢。搞不懂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把表演弄得那么过度夸张,尤其那个数来宝少年,这都21世纪了,为什么还要说些古时候的冷笑话。其实整个电影看下来也并没有那么差,尤其安藤政信的段落,为影片加了不少分数。可惜,这是一部完整的电影,不能只看一部分,劣质的部分无疑为毁掉整部影片。
一把菜刀贯穿始终,暗讽人世的贪嗔痴。故事寓意很深,导演野心也很大,三段式不能说不好,这不也是潮流么。问题在于导演并没有处理好这个三段式的故事,三个故事之间除了在传递一把菜刀以外,几乎没有任何呼应。你可以把他们拆开打散,三个故事就完全独立了。当然这没有问题,谁也没规定三段式的电影在故事之间必须紧密联系。但从观众角度,显然希望看到三个故事有更多的互动和联系,并在结尾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那种剧情反转式的快感,无疑是极其愉悦的。这未必是个缺点,但无疑是种遗憾。
虽然很多人尝试从武侠片或古装电影的变革上去分析这个电影,不过从题材上。这首先是一部喜剧片。导演也试图以各种方式逗观众笑。一路看下来,笑料则来自一个蠢蠢的屠夫与一个碎嘴子数来宝,瘦瘦的唐胖子与那群傻乎乎的俏江南学徒。他们以各种拌丑作怪说俏皮话来取悦观众。本片的贫嘴程度堪比郭德纲的各种影视作品。靠耍嘴皮子逗观众笑无疑是喜剧电影里最低端的一种方式,而拌丑出怪相更是可以回溯到默片时期。好的喜剧应该靠剧情的巧合、错位与误解来制造喜剧笑果。就好像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再比如三谷幸喜的《魔幻时刻》,反复舔舐匕首的佐藤浩市在片中始终很严肃,但是,他越严肃,故事才越搞笑。因为这种有趣来自情节上的错位,而只靠出怪相搞笑的电影,未免有点太怀旧了吧。
《刀见笑》确实强过当前许多山寨喜剧,在影像风格上也确实特点鲜明。如果乌尔善导演有新片,我仍然会去影院看。但这不妨碍我讨厌这部电影,因为观众没必要、也不应该为一部失败的实验作品买单。
在《苏乞儿》之前看了乌尔善导演的新片《刀见笑》的预告片,确实是眼前一亮,可以说是最近几年国内最好的电影预告片之一。本片导演乌尔善作为国内最好的广告导演之一,他开始拍摄剧情电影,确实值得期待。希望这个电影出来,能给那些在市场上浑水摸鱼的电影和电影人当头一记闷棍──电影,是这么拍地~~
http://www.56.com/u74/v_NTgzOTg0MzI.html(该链接已经修复,可以观看)
预告片的首要功能还是为了促销电影,所以预告片不管是不是炫、酷、奇,但如果不能刺激起最大基数的观众的消费冲动,就不能算是好的预告片。
《刀见笑》这版预告片就有这个问题,虽然从视觉艺术角度来说很牛屄,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传播效果上是有问题的。它最大的问题是观众不知道你这电影到底是在卖什么──这部电影针对的观众群体是什么?里面出现了众多元素,但它主打的是什么?最让观众期待的是什么?这些信息量传递的都不是很充分。
从网上的一些留言来看,有不少观众都在期待或以为它是一部古装喜剧片。但从预告片来看,《刀见笑》和《十全九美》、《功夫熊猫》(应该是《熊猫大侠》,骚瑞)这种古装恶搞山寨涂鸦片儿又明显是不一样的,因为预告片里虽然有一些喜剧元素,但更多的还有悬疑、动作、武侠、复仇、夺宝等等诸多元素,故事走向存在着诸多可能,对于不期而遇的观众来说,这个预告片在90秒时间里塞这么多信息进去,估计很多人就直接晕菜了。
不过考虑到这一版预告片只是前导预告,等后面的正式剧场版预告出来后,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这些信息。
从预告片里能看出来,《刀剑笑》这部电影的视觉风格是非常独特的,起码在中国电影的范畴里是没有先例的,值得期待。只要正片的故事上不出大的纰漏,配合这种真正可以称为“凛冽”的影像风格,相信这部电影的基本质量是可以保证的。
我承认《刀见笑》是比较特殊的一部电影,里面塞满了编导的一堆想法。打从观众坐下,他们就难以想象接下去的几千个镜头会如何爆炸,导演又是如何往死里地拼贴混搭,西方音乐和FLASH动画,完全不在话下。这部电影不需要确立风格,它只想着打破风格。然而好话到此为止,这些统统掩饰不了猪头蛇尾的恶劣评价,我想了半天,看来看去,它就像一只大肚青蛙。前期宣传叫得响亮,出现了前卫先锋三段式后现代解构主义等滑稽解读,白痴程度堪比片中的无知屠夫,只会杀猪一般的干嚎。而正是因为这一段“痴”,我对电影的好感度锐减,痛苦纠结各种雷。
说来说去,这纯粹就是卖相问题,怨不得别人。中西合璧杂交配种固有理论可行,但未必就能立竿见影,产出优良品种还经济实用。你把电影搞得像辐射污染过的,那是何必。如果有心调整一下,事也不必至此。电影开头就想给观众一个下马威,眼花缭乱多牛逼,脱缰野马收不住。岂不料,自己倒是先跪下了,意图太明显。先别说《低俗小说》怎么玩了,人家是把帮派电影解构掉,这《刀见笑》解构的类型莫非是中国式古装大片,但五个关云长几桌鸿门宴,这时候明显未到。要玩黑色幽默也可以,但拜托不要让演员在那上蹿下跳大喊大叫的了。有碍观瞻不说,难道一边也在解构朱延平?又或者说大叔大妈爱他们?菜刀没疯狂上,这观众倒是先给刺激疯了。
乌尔善明明可以老老实实去拍个故事,好好利用安藤政信一段,可他偏偏想要其他的,而且还要很多很多。当然了,谁都会犯错,但一个导演不懂得收放节制,反而野心大过天,这个还真是不妥。回到电影,我不觉得《刀见笑》的问题出在脏差乱、屎尿屁或者是三段式,包括有被恶心惊吓到的人物造型,这些可能是错漏,可能就是导演想要的,但最致命的败笔无疑是白痴屠夫一段。它充分暴露了导演的错误判断,过度强调混搭,以为能赢取一部分观众人群的欢心,却没有想到它可能吓走更多的人。要只是内容烂也还好,偏偏它还完成得很糟糕,剪辑混乱、表演夸张。张雨绮卖力地跳,另几位卖力地叫。最终,在莫名其妙死掉一个人又莫名其妙出现一个人后,这段闹剧方才落幕。充满讽刺的是一整段落居然作为影片轴心骨,贯穿了始终。而多数人最中意的厨师一段,却只是个尴尬的中间过渡。
不是玩火自焚还能是什么,这像极了厨师的苦心复仇。忍过了前面的不知所云,终于有点好戏要上演的样子了。结果呢,人自己死了,片子自己给捣烂了。努力了很久,最后只是一个屁,一个美丽的还出现了山寨侠侣的响屁。气归气,我相信没人希望出现这样的结局。作为知名的广告导演,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的处子作,《刀见笑》实在难以让人满意。但是如果把它作为乌尔善个人的电影起点,他未来也许还有可为之处。毕竟,你要知道以他现在的起点,那很容易进步。别的不说,如果回看日本中岛哲也的第一部电影,没几个人会想到他能有今天的成就。这才不是打赌,是能耐。【羊城晚报】
故事的高潮在哑巴厨师报仇
漫画风格
安藤好帥氣,再加上腹肌神馬的;張雨綺好媚,眼神腰肢都在蠱惑你;場面好華麗,故事好穿越,一個裹著N重身份的武俠片~
脏乱差 地沟油电影!看到MTV、Flash和快打我就彻底看不下去了…还不如去年MTV转型的《决斗刹马镇》~~
没学会走就开始跑的典型!看之前看了图文宾木匠的影评,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惜结果还是受伤了。这些MV导演耍的花活就好比碘盐,就算它卖的再火爆,你抢购的再多它也不能当饭吃,它永远只是佐料,我们要吃的永远是有营养的主食,拜托讲好故事先!★
肥胖的”大公公“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恶心的人物形象设计,杀猪匠“少三两”又和《麦田》里贪生怕死的”辄“一样聒噪、令人厌倦。其实可以说,除了安藤政信和吹笛二人组外,这部电影里的大多数角色形象都缺乏美感,而这些角色穿插在中间的美食段落里,简直可以令人反胃到想吐。电影不是烂,是恶心。
贪嗔痴是为人性,脏乱差又名江湖。一把菜刀的前世今生。
整个故事讲的太散,段落之间缺乏更紧密的联系。影像上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第一段的剪辑,该快的不快,该慢的不慢。不过片方最推崇的造型和美术,确实达到了他们所宣传的怪与奇,但是否有人喜欢,就再说了。第一段太白痴了,只有安藤政信那段勉强能看。
之所以没给5星,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导演因为种种限制还有能量没能发挥出来。期待他的下一部电影。
看过留脚印
三星半。故事很武侠,风格很Cult,甚至有些恶趣味,和导演是广告出身有关,喜欢的人会肯定尝试,不喜欢的人会觉得没有美感。从类型片角度而言,和《剑雨》一样,都在向传统武侠回归。
痴嗔贪(影片讲述顺序)——>>贪嗔痴(真正的时间顺序),人生难逃这三字,可惜恕我眼拙,根本没看出首尾环绕。“痴”的故事太白痴了,倒扣一星。安藤政信那段真不错,正儿八经去拍不挺好的,非要像拍广告那样碎(破碎)、花(花哨)和飘,可惜了。
俏江南血泪史
武侠喜剧,手法够荒诞。开始一定要坚持住,别退场,20分钟过后还是不错的
开头混乱。中间可看。结局无力。
五颗星都给安藤政信那段故事的编剧,太厉害了,别的编剧都是屎!!!!!!!
天朝版《中华小当家》
有些人物造型略恶心,某些情节也是。
剧本结构很出彩,即片方所谓的"套娃式",第二段"嗔"尤为出色,故事的走向很是精彩,简笔画Flash很有爱;但其他两端形式化过于严重,剪辑也乱,表演也乱,明显是模仿港产喜剧却又不得要领的结果。
重口味,就像吃了一口不那么新鲜的猪血,不咽可惜有点滋味,咽下又有点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