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对科学进行质问的电影。 当我们有能力创造一个生命的时候,应该怎样看待它,应该如何对它负责。 当船长问怪人 你是谁 时,他说 他从来没有给过我一个名字。名字,是对一个生命最基本的肯定,维多并没有把怪人看作生命,他把怪人制造得丑陋 孤独,却没有对他负责,所以怪人要找到他,讨回公道。 电影里有三处震撼我的场面 一个是盲老人问怪人 为什么不去找个朋友 时,怪人回答:i am so very ugly,and they are so very……beautiful.接着老人用手摸了摸怪人脸上的疤痕并说道:真可怜,相信这时候怪人的内心是被重创的。然后老人的儿子回到家后就把他赶走了。 第二次是怪人找到制造他的维多,要求维多给自己造一个伴侣。有一句台词说明他扭曲的心理:我的这颗心里,有你想象不到的最深沉的爱。也有你想象不到的最可怕的愤怒。如果其中的一种得不到满足,我就会任另一种肆虐。 最后一次则是怪人最后选择与维多一起死去,并说出 他是我的父亲。没错,他本来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唯一拥有的情感就是父爱,这也照应了他学到的第一个单词 father。 在目睹了这一切后,本想去北极科考的船长选择了回家。我想他一定是感受到了科学的恐怖。
i am so... very... ugly. u r so .... very ....... beautiful.
超级喜欢的电影!这是我第一个加进最爱里的,可见我对他有多大的偏爱,我看的那个名字叫《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应该就是这部,超赞的电影,就喜欢这种压抑的感觉,看着心跟着里痛苦,我就一自虐狂~
肯尼斯把玛丽雪莱的这部哥特科幻之作改编出了莎剧的架势。厚重的色彩,尽可能地历史复原,现实甚至粗鄙地将文字影像化。观众看的时候会觉得坐立不安,很多场景都给人以巨大冲击感。整部作品有一种史诗寓言的感觉。
很久以前看过,那个房里的大阶梯印象深刻。这片有改编成歌舞片的潜力,想想两个人造物对唱齐舞,多令人战栗。
影片和原著一样,罗嗦冗长,一句话可以说清的道理偏要十句来说,不过这种不够紧凑的风格是年代问题,没办法(这么说肯定有很多小说爱好者想抽我)
看过的Frankenstein相关电影里在剧情上最接近也最大程度还原原著的一部,也将那种强烈的悲剧感渲染得很好。
看这部电影完全是因为Helena Bonham Carter!!!但是电影本身也是值得肯定的!当怪人说出“he was my father”,电影最终从一部科幻小说逆转成为结合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卢梭的哲学、基督教的伦理......为一体的莎翁悲剧。。。
前后节奏不一,怪人的转变铺垫不够。本想说海伦娜古装扮相依然不好看,结果跟后半段比起来已然大美女。劳勃狄尼洛虽然难认,大鼻子是跑不掉滴。
CCTV6啊
不能和小说比;但小说也不能和这部电影相比。弗朗肯斯坦最后在纵身火海、沉入冰海之前说的那些话,至今还没忘记……十多年前看的电影……
死亡只是顺应自然的一个环节,想要通过乌托邦方式抗拒死亡注定就是一个悲剧啊~
最后的那句:他是我爸爸,他从未给过我名字。彻底感动了。
Victor将Elizabeth改造成复活的怪物,这段插曲情理之中也比同类改编电影高深。从头至尾的配乐难道Kenneth Branagh不厌烦?不符自然的光散射随处滥用,画面一派打着光板过于唯美过于精致的造作。KB,你当年砸了多少银子为了展现你的自恋?
中学时代最令我震撼的电影,因为对电影名字:科学怪人之再生情狂好奇,在加上我从小就喜欢古装戏,所以就看了但是看完被吓得不轻,始终难以忘记HBC被重装后那个表情以及她压碎火油灯自杀的那场戏,还有那时被德尼罗吓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整容医生和医闹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十八世纪末期。
我觉得《科学怪人》的故事最适合用欧洲油画般的画质来表现,这是我看的第一个版本,剧本的很多细节处理得太粗糙,最慰藉的地方在于它表达了人性本善的美好态度。
这决逼是我看海伦娜的第一个电影!应该是初中的时候吧华语卫士在放。爹娘出去打麻将我一个人在家看。海伦娜死了之后脑袋被割下来安到另一个身体上跳舞的样子还真把年幼胆小的我吓坏了啊。。那时候对她一头小卷发印象就特深了
想看很久。创造出来的生物对创造者来说不过是试验品,而他们却因为丑陋不为世人所接受。不论怎样,创造出来就要负责。有时候,他们并不会因为重生感谢你,这种样子的重生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想知道什么叫“毁容”吗?那就看看本片吧!
Helena Bonham Carter那时还不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