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金燕子》是胡金铨《大醉侠》的狗尾续貂之作,我不这么看。我觉得《大醉侠》在胡金铨的电影中,排除创新性的话只能算平平,单比较艺术性,我个人认为不如《金燕子》(胡导演的艺术性自然远胜张老湿,这是毋庸置疑的)。《金燕子》是张彻还没有变成类型片导演时的创作,是一部颇具气质的电影,和他其他电影比,甚至可以说是很别致。
虽然《金燕子》是郑佩佩那个角色的名字,但很明显,张彻对拍郑佩佩没有兴趣,此片改名为王羽的角色银鹏反倒恰当些。而银鹏这个的人物,更是全片的亮点。本片开始,出场的是金燕子——话说这个片头很有意思,黑幕中的掏空使得金燕子的出场显得很神秘——不过金燕子并不神秘,神秘的是银鹏,所有细节都在给银鹏的出场做铺垫,金燕子对银鹏的思念,别人对话中的银鹏,为了金燕子杀了人的那个银鹏。然后,银鹏出现了,他杀人,他不善言辞,他心狠手辣,他武功高强,他孤独,当然咯,他还嫖娼。不过在张老湿那个年代的文人眼里,嫖娼是风流,不是什么大问题,他依旧想着金燕子,所以他依旧是个好男孩,一个值得女主角爱恋的男人。王羽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很符合他的人格了,他顽皮,偷看“大醉侠”岳华写郑佩佩的情书,他给爱到处打架,和岳华打架,使得岳华失去了金燕子中的角色,新闻上到处都是他打架的新闻,他的恋爱也是别具一格非常叛逆了,王羽的第一位公开的女友是已婚已育的一线女星林翠,在林翠第一任丈夫欠下巨额赌债自杀之后,王羽和怀着王羽大女儿的林翠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永远爱林翠”,现在的男明星好像很难找到这么有种的了。
无论如何,这样的男性人物塑造,作为主角和正面形象,在当时的华语片中,是革命性的。67年张彻导演王羽主演的《独臂刀》横空出世之前,当红的男明星如陈厚、张扬都是奶油小生,大都给女明星如林黛、叶枫等配戏的,在大荧幕上的男性形象主要以儒雅、或者搞笑、反派为主,且没有什么票房号召力,商业价值不如女明星。而《独臂刀》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张彻凭着《独臂刀》成为第一位华语片百万票房打破者,人称“张百万”,而形象刚毅威猛的王羽,直到李小龙登场之前,一直都是片酬最高、最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明星。不过我觉得《独臂刀》的人物塑造,尚且有些单调,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恋有点报恩性质,没有《金燕子》中男女主角的感情有意思。金燕子和银鹏的感情,其实算得上是四角恋了。金燕子在师弟银鹏和好好青年韩韬之间徘徊,而银鹏每天睡在爱恋他的名妓媚娘的床上,想着金燕子。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金燕子就是喜欢银鹏多过罗烈演的好好青年韩韬。
银鹏的形象不仅仅是个侠客,不知道为什么他会令我想起《倚天屠龙记》中的杨逍,有那么点混江湖的文人的意味。尤其是银鹏手书那副字,和白衣王羽在大字面前摆pose的场景拍摄的非常出彩,字好看,人也好看,大气凛然,“萧然一剑天涯路,鹏飞江湖,九霄云高不胜寒,关上万里,枝栖何处?问王谢谁家燕子,飞向谁家户“——当然咯,这字是张彻的书法作品,张老湿说到底还是文人,这首诗的场景片中表达得很意象化,我非常喜欢。张彻对拍郑佩佩显然没什么兴趣,以至于金燕子的人物塑造有些平淡,她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不依附于男性的女侠的存在,没有细致的人物性格刻画,情节也不是特别好,最后银鹏莫名其妙就盘肠大战死了,死之前还要大喊一声“我是天下第一剑客”,蛮搞笑的,也有点乱。
本来嘛,你情我愿,爱的爱,拒的拒,直接说明不就完了?结果,扭扭捏捏,优柔寡断,欲言又止,弄得害人害己,狗血的三角爱情故事。胶片电影的色彩是真好,非常喜欢,加一星。作为一部武侠片,某些场面过于血腥吓人,特别是地主逼人杀人那段。银鹏抽断剑的招式,怎么看着像日本武士?我居然看的是108分钟的版本。郑佩佩年轻时真漂亮。
2.5。中二白痴少俠,故事很差,但可能是張徹視覺效果最具實驗性的一片。三角戀作為英雄寓言,電光影裡斬春風p126
张彻的武侠向来不吝惜血浆的使用,暴力之余却没有兼顾好剧情的发展,尤其是这部《金燕子》,虽然依照了旧套路,但情节沟通上确实有很多欠缺。从胡金铨那里援引来“金燕子”的形象,不过很明显,金燕子的形象已经不够丰满了,直落成一个故事的引子,而非主要形象。
虽然美其名曰金燕子,但最为出彩的角色是王羽饰演的萧鹏,张彻一向对女性角色有所轻视,即使是侠女郑佩佩,到了他的手里仍不敌过一个白衣少年。
女人是祸水,女侠同样是祸水,没办法,这就是张彻老爷子的世界,所以之后他的电影就连女侠也见不到了。
40多年前的邵氏老片,瀰漫著日本時代劇武士片和好萊塢類型片的形式感與元素,大寫意的畫面不在乎人物性格的刻畫,而在意的是作品的整體結構,故事的合理性不是張徹所關注的,導演給我們的是江湖的血雨腥風快意恩仇,自然更重要的是英雄情結兒女情長。PS:當年的王羽真是帥啊
郑佩佩真是美啊美啊美啊,王羽此番也当得起丰神俊朗,英雄少年八个字,累得我在盘肠大战时心疼不已,张彻真舍得虐他啊。不过介于我对媚娘型爱情观的推崇,这结局也颇得我心。PS:让子弹飞剖肚子找凉粉的包袱原来是这里来的啊
这个电影要修,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分手的决心“,文戏潦草,节奏失衡,仿佛像是删了金燕子不少素材要别的部分来部,姑且银鹏和金燕子是一组,白衣造型好看,伤疤在秀气斯文的脸上有些搞笑,郑佩佩当时演技并不成熟,对白、身姿均有欠奉,金燕子只剩下美名。你看演员非一番,电影名也不是角色名,最后确是银鹏大放光芒,不失为一种古怪的捧人手法。
張徹真是超級大男人主義啊...鄭佩佩雖然是女主角...但在他眼裏分明就是個紅顏禍水嘛...
邵氏是一贯都有歧视女侠的表现,经常挂羊头卖狗肉,《金燕子》和施思主演的《女捕快》一样,女侠都成了傻乎乎的配角,男人才是主角。
张彻对此部电影是相当用心,金燕子奠定了以后张彻导演的叙事风格,无奈情节散乱,剧情拖沓,为电影水准大打折扣。
张彻为香港电影带来了阳刚之风。倒却像是他对女性的各种误读。年轻的包大娘实在是美,=3=
叫《大醉侠》的金燕子抢戏,叫《金燕子》的银鹏抢戏。序曲一连串遮挡镜头,金燕子与韩滔分别留字条下山去找银鹏,金龙会一群人打酱油(剧作结构欠佳),韩滔与银鹏的决斗以救美误伤结束,张彻较之义更注重情且极富浪漫情怀。ps看来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是千古真谛啊。
儿女情刻画难得,台词点到为止但一击即中。外景丰富实属罕见,韩滔银鹏决斗前山上相逢的大变焦气吞如虎,跳切了太阳又变成棚景了,气人。鲍学礼的摄影,手持、tilt算很先锋了。火星感觉比两年前《大醉侠》里长大了好多。银鹏说父母被人杀他额头疤的来历时我就想到哈利波特
“李纨,你竟敢勾结外贼!”“属下虽不遵从舵主残害妇孺之命,却不是贪生怕死之徒,这位朋友在下从不认识,虽然他好心相救,属下也会自行了断!”……龙套抢戏!张彻此片,名为金燕子,实际讲的是王羽的白衣侠;胡金铨那片,名为大醉侠,实际讲的是郑佩佩的金燕子。两位武侠前辈"挂名未必主讲”的拍法,或许影响到了后来的吴宇森?英雄本色的叙事主线是宋氏兄弟,最终成就威名的反而是小马哥!
杀人冷如血,极恶报恶仇。痴情若无情,燕子如花瓶。大侠必有死,其死必壮烈。总须朱砂染白衣,腹破盘肠犹杀敌。死必大名书木碑,留其寡妇守空坟。
姐弟恋,三角恋,四角恋。银鹏塑造完美,燕子纯打酱油。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直男癌第一。男演员极丑不说,还要女主对男主嫖娼视而不见,乖乖脱衣侍寝,价值观简直丑到屎。。
其实两星有点冤,毕竟有那么美丽的画面,但是好摄影救不了烂剧本,只能说遗憾后来的几班演员再也没有机会得到张彻如此用心的拍摄。开场字幕,番位是王羽排第一,可见挂羊头卖狗肉是明目张胆了,而张彻不仅成功做到把郑佩佩拍得很村,还全方位糟蹋了金燕子这个角色形象,所以女演员千万不要想不开到张彻手下拍片。再说王羽这个角色,我喜欢你,所以我每次杀人都故意栽赃给你引你出来,编剧不仅写病态感情,还颇有点自我感动的味儿。最后不仅师姐爱的是他,他死了还有两个女人为他守活寡,真是意淫的极致了。单挑出两男一女三角恋的部分,后来张彻还拍了部《保镖》。原来《保镖》在剧本上还是进步了,这部的人物感情和行为动机更是莫名其妙。
重看。评价不变。张彻早期片➕部分中期片调度绝对是当时香港➕南洋电影的翘楚,如果不是受大制片厂约束,也是能成一代宗师的。可惜他自己心气太差,甘愿在邵氏这个泥潭里混着也是没办法的事。开篇风格尽显,打斗硬核并精彩的同时也刻意和剪辑片错开节奏,打斗韵味似菩萨岭(一直保持此水准,不一定和胡金铨侠女,龙门比,达到山中水平也是可以的),可惜后面张彻都少如此了。王羽玉面修罗到底磕惭了点儿,罗烈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