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页原来存在那么多年了。想起当年有次去某搞黄页地图的公司见工,随时可以入职,不过放弃了,其实就是个业务员。
女主是丁佩哎(严格来说吕有慧才是),还有罗兰姐、黄不文黄霑、宾士雄、乔宏、石天、洪金宝。
澳门跑狗已成历史。或许跟经济效益下降有很大关系。
情节略散乱。笑点不够密集。但小市民,地道,时代风情画,40多年过去依然耐看。
本片影响了很多后来的港产片。包括号称是他“发明”了赌片的王晶,人家许冠文早就玩了,后来王胖子的《千王之王2000》还有本片影子。
这似乎是一个缺少快乐的时代,只有气急败坏的小丑,没有谈笑风生的幽默家。人们急吼吼地寻找廉价的快乐,恨不能把小丑揉烂撕碎当做了发泄,装惯了正经的家伙们把周星驰扭送后现代,而小沈阳和郭德纲们则在一次次的口水战中,各自感叹着江湖险恶。网络上尽是曾哥铁汉子和喊你回家吃饭的无意识抽风,网友们痛苦而偏执地寻找着芙蓉和下一个芙蓉,只有侮辱、调侃和暴力合力之下,才能榨取到一点点的快乐,然后再次无可挽回地陷入纠结,终于憋成了无数装逼犯,在豆瓣里徘徊不去,愤恨地感到人生居然这么的无滋无味。
香港有一位叫做许冠文的喜剧家,和大多数的喜剧表演者一样,都在自己的时代里成为最被热爱的家伙,然后被迅速忘掉,看港片长大的孩子们都热爱周星驰,于许又有什么感情呢?喜剧家们大概都有一种残酷的幻想,好像自己是一块儿口香糖,才嚼着有令人欣喜的可口甜味,然后一阵麻木的僵持,然后砸吧着想把他吐掉,一了百了,再不回头。
热爱港片的人会给许冠文刷上许多层亮眼的涂料,希图把他推销出去,喜剧大师,周星驰前最棒的搞笑高手,或者拿他的票房出来说事儿,当年是如何的呼风唤雨,去影院的路上除了去看李小龙的梁朝伟周星驰们,还有那么多热爱着许氏兄弟的人坐下来,嗑着瓜子看那嬉笑怒骂。
《鬼马双星》是许冠文自己的公司许氏兄弟的第一个片,自己做导演,自己做编剧,演出的也是自家兄弟,许冠杰和许冠英有一场对打,围着木桩转来转去,转出了许氏兄弟齐心合力的团结劲儿来,打闹归打闹,一声大哥还是得叫。
故事是赌术老千,玩小聪明的许冠文和得钱得妞扮小生的许冠杰,许冠英还是一脸霉相跑他的龙套。照例是许冠文慢悠悠地摆着坏腔调,与情人偷欢被老婆撞破,穿着内裤翻窗而逃,仍然会忙中偷闲,整蛊下那偷情的四眼肥仔,丢个包袱给你。
许氏的喜剧有什么呢,他不闹,不癫,不张牙舞爪也不屁屎尿,他有什么呢。
许冠杰输光了钱,落寞地走过香港的夜市大排档,看到破旧的电话亭,蘸着口水给大哥打电话,身后摆摊卖货的各有忙活儿,包括那龅牙的丑姑,你看到什么了呢,那是彼时香港人的街道风情,香港人的家室布置,香港人赌马赌狗掷筛子的找乐子。
那喜剧令人快乐,因为他接了地气儿,尽是纠缠的鸡毛蒜皮,矫情起来,管那叫做生活吧,还有比生活更令人快乐的喜剧么?
八卦插播
邓丽君:阿英啊,你最近憔悴了许多
许冠英:是啊,命苦啊,算命的说我35岁之前都是捱苦
邓丽君:那么是说35岁以后就享福了吧
许冠英:那也不是,35岁以后就习惯了,所以也不觉得多苦
许冠杰词曲唱:《鬼马双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2MTU2MjA=.html在香港上世纪的电影史上,许冠文是一个标志性的影人,他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自命不凡的小人物,上演了一出又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个中透露的社会讯息易让人产生共鸣。
许冠文饰演的邓国文,从一开场给观众的印象便是一名古惑的监狱赌徒,后来妄想通过黑吃黑发达却失败的刘俊杰(许冠杰饰)亦进了监狱,并且和邓国文同一间。在他们相处的一小段时间中,文对杰态度的先后变化,见风使舵、自私自利的时人共性被揭露得一丝不挂。
出狱后,文和杰走上了合作赌博的道路。从文妻和妹头对文出狱的态度易知,文入狱多次,他们早已习以为常。其实以文和杰的精明,通过赌博出千的方式发达又有何难,可惜偏偏事与愿违。除了赌博之外,一个荒诞的答题节目「有上冇落」也是他们发财致富的途径,只不过知识面广的杰因为头部受伤而错失机遇。
影片来到高潮部分,文和杰想出了跑狗场稳赢的窍门,本来三十几万袋袋平安,却被流浪者告密。最后,文在赌场上出千并自爆,入狱避开了跑狗场大boss的追杀。这也解释了为何邓国文会屡次入狱并能笑面相迎——监狱是他逃避的最佳地点。
整部影片在欢笑中推动发展,也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底层人民的百态图,他们并非含金匙而生,仍自命不凡,相信奇迹的出现;他们敢于在冒险中求富贵,尽管屡遇挫折。许冠文电影的魅力,也许就在于这些自命不凡的普通人,他们可能被困于残酷的现实,永远都没有好结果,但他们依然笑对人生。
仔细回想,邓国文难以发达也有一定的个人因素,他固然聪明,却把聪明用在歪门邪道上;他爱找小姐,把钱毁在女人手上;他有些少冷漠自私,最终被流浪者报复告密。发达何其难,唯有老老实实努力,有些人天生就是劳碌者的命运,这些不能改变,但面对生活的态度可以改变,为何不笑一笑,憧憬奇迹的发生呢?
谈到香港喜剧片的历史,往往不会忘记提起“许氏三兄弟”这个词,终于一睹这70年代的经典、第一次看许氏三兄弟的电影《鬼马双星》!其中的一些笑点固然有点老掉牙了,但竟也有不少截中我的笑穴!跟我的时代有点远了,但可能因为从小爱读《老夫子》吧,影片里也有类似那个年代的熟悉踪影,还是能引起一些窝心的怀旧感。尤其那主题曲:
做老千梗好搵過皇帝,扮蟹賴真正係滑稽,
求望發達一味靠搵丁,鬼馬雙星眼晾晾。
绕耳不绝啊。
片中我也看到罗兰、吕有慧、许绍雄等演员的年轻风采,还差点认不出来许绍雄呢。第一次看他们演少妇、阿飞、玉女级的角色,真是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许氏市民喜剧的开山之作,出现在70年代中期。彼时香港经济飞速发展,资本市场开始繁荣,人们疯狂的追逐财富几乎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许冠文正是看到了这点,以两个无所事事的老千来影射香港千千万万的普通市民阶层,老千通过旁门左道获得巨额财富更是迎合了彼时香港市民不切实际的发财梦。 影片的教化意义则在于通过最后财富的得而复失来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的去工作赚钱,三星半。
看着许冠文当年的喜剧,再对比当下的国产喜剧,无论是香港产还是大陆产的,都让人觉得尴尬,不说超越,就是连复制,都做不到,奈何还总有能对着哈哈大笑的人。
很简单的片子,虽说是当年票房冠军,但笑点还真挺有距离感的。不过片子很多细节还是不错的,例如呆呆的许冠杰,声音很沙,演起烂赌徒也是一脸文弱相;而这也是许冠文喜剧天赋的初试水,虽然没能掀起热潮,但也算赌片的大前辈了,而这种模式更是成为了新一代喜剧的主流,开启了港片娱乐多元化的黄金时代
鬼马喜剧时代是个真正的全民皆乐的时代,许冠文、英、杰三兄弟可谓是那个时代喜剧片的代言人,从笑料上来看,许冠文的鬼马喜剧包袱可以历久弥新,他们是真正的喜剧巅峰,也是香港喜剧电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的转折点,及时把握了但是香港民众的所言所想。
勤力就能发财么?你应该去看看乡村的牛。发财的人像木偶一样坐着,什么也不用做
许氏三兄弟名字虽或曾听闻但真的不熟,若非这次BC百老汇“鬼马狂想 笑满香江”第九届香港主题电影展,可能根本不会关注这部片子。今天15点多和MOMA场次同时观看,看完觉得,还真是跟想的不一样,不那么好笑。再看豆瓣上写的介绍香港喜剧电影发展史的文章,多少理解/明白了些许氏喜剧风格和其承上启下作用。家严说邵逸夫老爷子说得真对:什么烂剧本!是很难想象这是当年香港票房第一600多万。一晃快30年过去。这次香港影展来北京的名片儿不多基本都许氏的也是这几年最冷的一届。今天这张票开票那天刚睡醒没搞清状况就赶紧买了,结果一半售出率都没有。抢到明天《花田喜事》活动场后出了一周出不掉,和9号资料馆《气球》陈丹青谢飞活动场打包出今天才出掉!豆瓣简介太大错了什么武打啊只有挨打吧!旧日香港只在电影中了。爱奇艺APP投屏
非常好的时代 非常好的演员 非常好的音乐
8.0/10 分。2018.01.19,重看。1974 年,因主演《大军阀》声名鹊起的许冠文自编自导本片,获得空前成功,并引领了香港本土鬼马喜剧的新潮流。至1981年,许冠文共编导了《天才与白痴》《半斤八两》《卖身契》《摩登保镖》五部作品,全部夺得当年度票房冠军。删减片段5分钟,许冠杰和劫匪洪金宝搏斗。
还是比较喜欢刘青云版的。
两个老千真是有够衰!
还行,挺逗,小段子集合的产物。人生如赌博。罗兰不演鬼婆,看来也可以演正常角色;许绍雄年轻的时候还是有头发滴。监狱里面唠一唠,出狱之后搞一搞。
十足的教育片,寓教于乐
小市民的喜与悲,结局不落窠臼。黄霑是真骚啊...
很多上了年纪的对周星驰不感冒而对鬼马幽默情有独钟果然是有原因的,然而从头到尾只是个赌博故事,格局终究小了,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倒是很好地反映了灿市的小市民投机心理。
老千题材开始盛行 黄霑大叔还引用过"洗澡"场景
許氏兄弟的電影總是令人懷念的,他們合作的作品就那麼五六部,但每一部都頗有特色。結局在當年首屈一指的澳門葡京賭場和酒店拍攝,好有七十年代的 pop Art 視覺感。另,年輕的呂有慧好漂亮!
虽然赶不上《半斤八两》,仍然能笑破肚皮
香港到底有多香,想下去就不容收,仿佛生長的周圍只有爛景,最美的都在別處——你睇鬼馬雙星幾鬼馬,雙星情歌亦夠濫情....怎麽你還在納悶社會現實哪能那麽嬉皮笑臉沒正形?拜托瞧瞧旁邊大哥誰不是使使勁在咧嘴呲牙....
温馨欢快老喜剧。即便是里面开赌场的黑社会,也不是今日这种穷凶极恶形的,收烂帐的马仔都还有情有义,出去滚的烂赌鬼被老婆上门抓奸还心慌意乱,逝去日子呀。
香港喜剧史上承上启下的许冠文,依旧重桥段、轻结构的传统,引领了香港本土鬼马喜剧的新潮流。最搞笑的桥段是黄不文主持的“有上冇落”,三个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一个五万听几张牌?许冠英此片里的地位还比较边缘。经典片头曲鬼马双星,许冠杰同名专辑揭开了香港当代流行乐坛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