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worl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crazy. It’s becoming extremely difficult for people to figure out the true value. And that’s why something called FAITH sometimes would guide people to HELL.
剧中每个人物都认为自己在做正确的事,大兵走向了死亡,议员与自己和解,牧师选择了民众,军情特工被迫中止了活动,警探完成了救赎。
大兵:有一颗当兵的心愿,战争已融入她的血液,在体制不断压迫下得不到真正的成就感后选择了自己行动—私下去杀“恐怖分子”以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支撑她活下去的力量。这是她认为对的事,当得知自己被利用实际杀的是良民后随即选择了自杀,事实上她也不在乎被不被利用,她在乎杀的是不是“坏人”,以祭奠逝去的袍泽之情。—选择死亡
议员:多年来一直是工党的傀儡,小心翼翼的维护自己的议员形象,和前妻的关系,和朋友的关系,和恋人的关系,他是收拾一切烂摊子的人。他以为能改变什么,最终发现什么也改变不了,改变不了与前妻的关系,摆脱不了傀儡的身份,帮不了非法滞留者,推动不了国家对难民的政策改变。他所做的不过是他认为对的事,在一切失败后,他选择了与自己和解,let it be!—与过去决裂
牧师:(女同性恋)牧师的责任是帮助众人度过难关。经历了劳拉被杀后,在牧师与同性恋的冲突中,她最终与制度妥协,选择了渡众人,这是她认为正确的事。—与制度妥协
Sam:军情处的特工,他是权力的行使者。伙同他的伙伴berna伪装成贩卖难民团伙成员,借机识别潜在恐怖分子,保护英国民众,在他看来本国民众生命权高于难民,所以才说出如果能继续执行活动,杀死一千遍伊拉克人也愿意的言论。保护国家安全是他认为重要的事。—被迫接受警探的条件
警探:怀孕的警探,或许是运动生涯的失败让她对人性与社会有更透彻的理解,再熟谙事物运行规则后,选择了利用规则来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冒险帮助难民取得英国居民身份。而利用的的规则是抵押,即一物换一物,最终她凭借自己的沉着冷静实现了她的“梦想”—帮助三个难民取得英国居民身份,改变了三个人的命运。—创造可能性
Kip说如果他们没有给我们留有任何余地,我们就得给自己制造一些。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结合当下国情乃至国际局势,我想这部剧可以让我们思考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或避免做出什么。
连带伤害的总体设计和电影Crash有相似之处,前者是借谋杀案来介绍和案件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已存在不同的社会现象和人物的生活状态,后者是靠撞车的事件来推动整个情节的发展,把各方都牵涉其中。当初看了Crash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因为电影是在结尾的时候把一切的线索串联起来,让你明白这些人之间的联系,加上BGM Maybe Tomorrow,有种无法言说之感。而连带伤害的大概案情和来龙去脉其实在第三集的开头就已经可以厘清了。涵盖的热点话题很多,包括移民问题(借偷渡移民牟利,伊拉克移民假扮叙利亚移民从而获得不同待遇,英国不同党派和民众对移民问题的不一致态度),宗教信仰问题,LGBT问题,军队问题,职场问题,英国底层民众生活问题等等。大概都有涉及到,但是涉及的不深,只是展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但是没有一种深入人心的力量。而且对于许多问题似乎也没有交待清楚,(也可能是观众的水平问题),比如越南女孩和神职人员之间的故事,议员和前妻之间的故事,男女警官之间是否也存在过什么问题,导致之间的不信任,以及女警官曾经的经历,幕后大boss的其他背景等等。而且女警官的破案过程也过于水到渠成,偷渡公司四人组的团队组合也不是非常令人信服。
Mulligan的声音富有磁性,短发显得干练,整个人物状态非常自信和坚决。满脸胡子的John Simm的那句What am I,Sherlock Holmes?觉得幽默)其他人物既是中规中矩。
这部剧以一个pizza外卖员的死亡展开,而主角们无一例外都是女性: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官,凶手,目击证人,目击证人的女性伴侣,凶手的寡妇母亲,pizza店女营业员,女营业员的母亲,死者亲属们,还有雇佣杀手的boss的合作人,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是女性,她们是各式各样的女人。故事中对各个群体的女性角色刻画非常细致,同时也表现了这个社会对女性的看法。剧情紧凑,信息量大,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
“如果你在离开某个机构时内心毫无悲苦,就意味着你赢了,如果你感觉悲苦,就是机构赢了~”
评分只有7点多让我很意外,从剧作上来讲,《连带伤害》是个好剧本,一个职业军人为什么要去杀一个外卖小哥,凶手不重要,凶手为什么杀人更重要,《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娃娃脸女主警官破案还算圆满,有点像看松本清张的社会派推理小说,格局很大,难民问题,宗教信仰,国家博弈。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部迷你剧的线索人物过于庞杂,编剧的野心太大,但这不就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的长项。军队、警局、政党、教会、中情局,生活中没有人能成为孤岛,或者为了信仰,或者为了荣誉,或者仅仅为了生存,体制都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常态,底层人物如何取舍,每个人的道德底线都不同~最后的结局有缺憾也很现实~
《连带伤害》很适合女性观看,虽然不是一部女权主义作品,却几乎都是女性视角,一个怀胎六月还要熬夜破案智斗上司同事军情局的警探,一个为国家贡献了全部青春没有私生活却被上司性侵的女上尉,很冷静很丧也很现实,女性独立没那么梦幻,它在职场上生活中都是血淋淋的博弈,需要审时度势,善用筹码,而结果总是有输有赢~你是否也会选择变得像男性强权者那样无情呢,消灭了你的性别是否也就消灭了你的弱点呢~
“我不适合这个体制 你注定要智胜体制 那不就是体制存在的意义吗 被人智胜”
这部剧包含了眼下各大热点话题:移民、中东战争、恐怖袭击、西方社会民主制度的缺陷、种族歧视、性别歧视、性侵害、同性恋……不同的是这是一部完全以女性为主角的、女性视角的剧,这些女性不靠美貌、身材、服装吸引眼球,是靠剧情塑造出各样鲜明的形象,她们和男性合作或斗争,却没有一个是以男性的陪衬形象出现的,哪怕是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我想这才是女性在文艺作品中正确的打开方式,首先当然要抛弃刻板印象,但也并非只能赞美,而是塑造更真实更复杂的女性的样子。刚刚升职的女探长Kip,挺着6个月的大肚子几天几夜工作,但是剧中没有一处用刻板印象来表达女性此时工作中有诸多幸苦和辛酸,几天没回家睡觉丈夫打来电话说“我担心你”的时候她皱眉直接挂断了电话,这样的处理非常高明,打破了职业女性和美满家庭无法平衡的刻板观念。而同为精英女性,也有David的上司这样很难搞很tough,早上五点就要开会、说话刻薄、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女性。David的前妻是会利用男性同情心、非常自私、不关心孩子的女性,也有对丈夫的恶行装聋作哑想要维持一个虚假的和睦家庭的女性,还有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放弃爱情的女性……这才是真实的女性,有各种美好的或丑陋的人类品质,有自己人生的目的和困境,有自己的判断也自己承担后果,首先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然后只是刚好是一个女人。可惜就一季四集。
第二集有一段拍的太好了,一个女店员一个女军人,一个弱小一个强悍,但是在现实复杂的男权主导的社会中,都显得那么的孤立无助……
首尾不错,开篇是交错编织的迷路,收尾是一声叹息的无奈,可叙述太散乱,想法过多,迷你剧快搞成左派宣言了。
今年到目前为止的最佳,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剪辑凌厉,人物关系错综复杂。由一名送餐员被杀牵扯出一桩疑点重重的谜案,工党竞选、难民入境、LGBT、女性平权...凯瑞穆里根选剧本的眼光真是没得挑!
议题太多了,难民,性别,选举,军队,这个容量不知道该怎么讲。节奏及格,氛围一般。
为captain shaw难受 生活不易世界丑陋
Carey Mulligan声音什么时候变这么好听了,演的也好。人物刻意搞的有点多,有些人物略烂尾,整体还是很紧凑够好看的。
哇~~~~这特么真是~~~~拍成短剧就是为了一网打尽的,谁他妈也别想跑。
剪辑的节奏和分镜太流畅了,看的非常享受~情节也铺垫的不错,追
3.5 想起之前的那部英剧“Fearless”,现在英剧格局真是越做越小了,但人物则越来越立体和多向。人物比事件复杂,大概也算是回归世界的本质吧。
元素塞得太满导致每一方面都一鳞半爪,还不如抓住一方面好好讲。根妹在里面被各路配角吃得死死的,电影演员下来演电视剧的时候最好还是对自己的演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吧
人物情节设置刻意牵强为了多元而多元,对白稀烂,蹭热点宣扬政治理念的产物
节奏把控得当 层层矛盾铺垫流畅 对于各种社会问题都有不错的关注切入点 其中的女性处境引人思考 CareyMulligan那种温婉却充满力量的气质太喜欢了
写了那么多线还是能收回来还是很厉害的。John Simm is hot.
关于女警官的英剧真的对我胃口啊,尤其那种小小个但是气场强大很认真很专业的女警。表面上看是罪案和悬疑,但内核其实是女性群像,可以看到就算在如此发达的地方,不同阶层行业的女性依然在与权力作斗争。女性之间的那种共情,可能绝大多数男性永远也无法体会,细腻温和却力量十足。Carey Mulligan真好看。
4集要说的东西可太多了。看完最后一集,有点失望,还处于迷惑中
英国演员只有20个,不能再多了,都是熟脸。撒大网最后一一收起,折射社会方方面面,都是黑尔非常擅长的。会佩服他写剧集也这么精彩,但会更喜欢他在戏剧里释放的深度。
英国探案剧永远争做最前,又创出一难民题材...上升到国家政治体制,反而比单线探案吸引力低
「B」2018第一季度就能看到这么棒的英腔剧集也是开心。军队杀手,政治斗争,黑帮drug,非法移民,lgbt,宗教,外遇等等各冲突性极强的因素凝聚在一部剧中,也是得亏编剧缜密的逻辑叙事能力才能不破。不过这么多交叉线的结合,让人不得不担心烂尾结局,毕竟去年几乎能看的基本都虎头蛇尾惹
剧情一般般,但我真的好久没看到这种几乎每个角色都如此讨人厌的剧了。
送披萨的小伙被一枪毙命,一开始好像每个相关的人都是无辜的,“我只是点了个披萨”,”我只是临时决定换他去送披萨”,线索浮现后,几乎所有典型的社会问题都在这些人身上一一炸开,每个人都不是无辜的,生活和社会千疮百孔。每个人有一个结局,或死亡或继续,这个社会呢?需要被修正吗?能修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