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很惊艳,从一片树叶的脉络画面逐渐转换成地表的峡谷
因为视频速度的加快,总让人有一种,植物会动的神奇感觉
第一次看植物的纪录片,很震撼,有了一些新的关于植物的认识,比如母树会同过地下的菌丝来给自己的“孩子”提供营养支持
植物传播种子时就是在用数量对冲概率
从向下的视角看瀑布好震撼
小型水塘里的生命我见过,小时候下雨后水缸里的水就会有这些小动物(25.45)
垂筒花潜伏15年就为了等一场山火
第5集竟然研究了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植物-“杂草”
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绿色星球》是全球首个通过沉浸式的呈现方式聚焦植物的4K纪录片,为我们揭开了这个不为人知却又和人类紧密相关的隐秘世界。“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大卫·爱登堡爵士前往美国、哥斯达黎加、克罗地亚和北欧,从沙漠到山区,从雨林到冰天雪地的北极,带领我们进入一个超出人类想象的世界。不得不感叹,BBC的自然风光纪录片确实有它的独到之处。技术设备,拍摄思路和运镜都胜人一筹,而且工作人员为了达到理想的拍摄效果学习了各种知识、技能以及做出的各种尝试,都十分令人敬佩!
整个片子最具特色的便是拍摄的思路—把植物当作动物来拍摄。利用延时拍摄等方法,制作组给我们展现了群魔乱舞的攀爬植物、横扫千军的亚马逊王莲、随风流浪的还魂草等等,充分地表现了生物链底层的植物们的旺盛的生命力及其无与伦比的环境适应能力。看过这节目的人都会知道,植物并不是世人眼中的不可移动,逆来顺受,安静无为,它们拥有一切生物该有的本能,为了生存挤掉竞争对手,欺骗和引诱其他生物成为自己的养分或者为自己工作,为了应对恶劣的生存环境还可以壮士断腕……不一而足。我想,一些宗教如果是从如今这个时代开始建立并发展,应该就不会把吃素当作爱护生灵的规定来执行,因为植物明显也是千万生灵中不可被忽视的一部分。
然后,制作组凭借过硬的技术设备,带领我们前往了世界上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欣赏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循环,也让我们见识了一些平常难得一见的多种震撼场景。澳大利亚的山火,墨西哥沿海的贫瘠岩石岛--圣佩德罗马蒂尔岛、遍布真菌网络的地底世界……这些场景都值回票价了。当然,片子还让我知道了很多从前并不知道的事情,例如沙漠中的绿洲,并不是长期存在的,很多时候是昙花一现的,一场雨过后,荒漠变成绿洲,植物迅速生长开花和孕育种子,随着水分的逐渐干涸,一两周内这片绿洲又会恢复到从前的荒漠样子,直至下一场雨的来临;例如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活了几千年的植物,真的太神奇了!
节目的最后的一集,讲的是人类与植物的休戚与共,升华了主题。有几个点也是让我印象深刻。卡西族人利用榕树的枝条的生长特性,通过人为引导,让榕树枝条成为了各个居住点的来往的桥梁,这些桥梁是有生命的,随着时间的过去以及榕树的生长会变得更加牢固!另外就是巴西已经有人在致力于恢复消失的热带雨林,成效显著。尽管破坏仍在继续,但是已经有人行动起来了,令人稍感安慰。还有一个就是美国的夏威夷岛的生物入侵—绢木。当地有一支专门的团队会定期去清除在岛上生长过多的绢木,而在人迹不能至的险峻地区,则是由飞行员开着直升机带上射击员向绢木射出特定的药用子弹来精准消灭。虽然很用心,但是我感觉似乎花费的成本有点过于高昂了。我不禁疑问,为什么不利用和引进绢木的生物天敌呢?
除了有趣又新奇的内容,还要称赞制作组的用心。根据介绍,制作组用了12年的时间来拍摄这组纪录片,时间之长!而且,制作组真的去到了世界各地去取材,甚至还自己搭了一个热带雨林水池去拍摄亚马逊王莲!为了拍摄垂筒花,还特意向当地的消防员学习相关山火知识,做好充足准备,在消防员的带领配合下去到山火现场忍受高温去拍摄!还有坐船十几个小时去圣佩德罗马蒂尔岛拍摄武伦柱仙人掌、褐鲣鸟和蓝脚鲣鸟,其中有些工作人员严重晕船也没有在花絮中卖惨卖累!这样的工作精神真的令我动容,也令我反省自己。现在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坚持和毅力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呢?另一方面,尽管制作组也有在花絮中揭露拍摄过程中的艰苦和困难,但是并没有就此大肆宣扬,和某些别的制作组形成了鲜明对比。没有大讲特讲,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辛苦和乐趣,我认为这是很高明的拍摄技巧和想法,真的很不错!
尽管知道拍摄这节目肯定会很辛苦,但是我还是狠狠羡慕其中的工作人员,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人生真的好精彩,可以去那么多地方,还是常人难以到达的世外之地,以及拥有各种各样的特别的经历,例如拍蚂蚁、睡觉、醒来继续拍蚂蚁、然后睡觉……(哈哈哈)真实的痛并快乐着,比我波澜不惊,一成不变的坐井观天的人生好多了。
此外,我觉得这个节目还对我的人生态度产生了一些启发。花絮中有谈及,高端拍摄设备三角树是一位BBC粉丝在业余自己捣鼓制作的,延时拍摄也是自学的!这让我对业余以及自学都有了新的认识,有时候真的,只要用心,有心,是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节目的主持人大卫·爱登堡爵士听说已经九十多岁了,难以想象的高龄,他的状态太好了,名副其实的老当益壮!连高龄老爷爷也在发光发热,自己是否应该适当地努力一下呢?
总之,千言万语只有一句话,《绿色星球》真的很优秀!
喜欢第一集,动物与植物的协作,动物采蜜果腹,植物生殖授粉。想起圣经的话:天上的飞鸟,地里的野花,不工作天主也养活它们。只要存在着就是有意义的,这是神的设计。感叹人类的过度欲望,变成地球的癌细胞。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认识到这点,也让身边的人多一些认识到这点吧。
原来要写140字,我是不说废话的人,够了吧?
每集说一两个记忆深刻的场景吧。
Tropical Worlds:切叶蚁跋涉成百上千米将树叶麻利的割下送到一种叫做白环菇属的真菌,并换取微小的蘑菇作为食物。来来往往形成了绿色的河流(这里延时摄影很赞)
Water Worlds:日本阿寒湖的湖球藻怎样滚动着跋涉然后数量壮观的堆积在一起,相互摩擦着让整体都轮流沐浴阳光。
Seasonal Worlds:林火熄灭后的第四天几朵Fire Lily绽放出来,成为焦土上的一抹亮色。而他的种子等待这场大火已经等了15年。Daivd 那小木棍去触碰喷瓜时像个孩童一样天真的笑。
Desert Worlds:David在1982去美国的Mojave Dessert拍摄creosote bush—— 一种长在沙漠中几乎是生长最慢的植物,与这次隔了40年去拍摄,长了3厘米也不到。看到那么年轻的David,感慨他真是带我去了好多好多地方啊。还有沙漠就像个种子库,那样多的种子,只要遇上水就能生长。即使看上去漫漫黄沙,其实也有那样巨大的可能性。
Human Worlds: 大篇幅讲了monoculture的危害。在心理上就有一定的压抑感,就比较难去欣赏那满山的花朵。失去了生物多样性的扁桃树还要靠人为地带来蜜蜂进行授粉。希望这个世界和自己都能 “Be more wild”。
每一集后面的花絮也都看了,了解拍摄拍摄用到了怎样崭新的技术,以及寻找拍摄目标的艰辛。甚至是冒着危险去拍摄森林火灾。 其实我相信中国也能拍出这样高水平的纪录片,只是,去做的人还是太少了。
在居家隔离时期可以看到世界上那么多震撼的场景,那么多植物与动物共生的模式,跟着爱登堡爵士去到那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真是说不出来的美好。
植物的世界也像人类世界一样,有人碌碌无为,有人投机倒把,有人小偷小摸,有人正直气派,有人别具一格…
菟丝子的存在,像是地狱里伸出的魔爪,缠着你耗着你直至弄死你。它不会觉得抱歉,不会觉得下作,这是它的本能;
也有一种树,当察觉竞争的时候释放毒素把周边其他的植物毒死,然后把自己的养分回输到地面,滋养跟它同种的小树苗;
还有一种垂筒花,可以蛰伏在地下十几年,等待一场山火,待其他树木化为灰烬才欣欣然从地下探出头来,从容完成授粉又回归地下蛰伏,等待另一场山火…
无处不哲学。
拍摄的手法和讲述真的太棒了,最初纪录片开始,无数切叶蚁为真菌投送养料,当植物开始释放有毒物质真菌还会告诉切叶蚁“嘿!老弟该换颗树了想毒死老子吗?”我真心觉得nb哈哈哈哈哈哈,还有在夜里的发光真菌发出黑猩猩之火,我直呼黑魔法!!真菌孢子飘散的过程中虽然会杀死植物,但是当他们飘到高空,便会降下植物们期待已久的甘霖。欧洲菟丝子虽然要借着高枝才能不断向上,但却得以成为各种植物间联络的警报线,只想大声感叹人类文明永远不能与自然文明相较量。龙脑香科植物的种子掉落时像是降落伞,也很像哆啦A梦的竹蜻蜓耶!蜜熊太可爱太可爱了,好想拥有一只噢,还有海龙,海龙也给我来一条!亚马孙王莲这么大,最大的比我还大,找不到男朋友找两米的亚马孙王莲凑合凑合得了。还有直呼牛逼的还是铅色槌唇蓝,依靠模仿雌蜂完成授粉,雄峰内心os;小丑竟是我自己。看到亚马孙流域腹地里奥克拉罗河的时候,被水底的景象深深震撼了,即使成为水底的石块,也是幸福的。大火后的森林一无所有,垂筒花的到来孕育新的生机,谁说天使一定是从天上降临。我们称之为杂草的,确是最顽强的生命力,是庞大植物群中的先锋。大自然太了不起了,世界上任何精巧的宫殿庙宇都不及大自然的魅力,在自然面前,人类当永远谦卑。
拍得好棒啊!这种类型的纪录片永远可以相信BBC!(昆虫恐惧症人士再次启动恐怖电影半捂眼观看模式)每集后面的花絮部分总能让人再次惊叹
▫️每一秒都想要聚精会神的观看不想错过一帧画面的纪录片!这个星球上奇妙的瑰丽,顽强的生命奇迹,都毫无保留的在我们眼前展开!▫️这几年摄影和电脑技术的进步,给纪录片拍摄带来飞跃和革新,植物生长过程的延时摄影拍出了热血运动感!看的心潮澎湃!!我们可以看到平平无奇的河边各种植物的生死争夺;切叶蚁川流不息的在树干上丛林里的轨迹;王莲在湖水里心机跋扈的扩张!感谢剧组除了正片还同时放出了满足大家好奇心的幕后制作花絮!▫️有些不过几秒的镜头拍摄时间可能是以年计算,沙漠仙人掌的膨胀和伸缩竟然用固定机位记录了3年之久!!自然纪录片是人类献给这颗星球的诗歌吧,但是让万千物种加速灭绝的也同样是人类呀
4KHDR真彩+杜比音效,实时和延时摄影、移动控制、超广角环拍、热成像摄影机、放大帧叠加技术、超高速摄影机和高端显微镜技术的使用,雨林、水植、荒漠、城市、山区、荒岛、田野,植物们仿佛毫无隐私,竟也活灵活现,细致曼妙,再清新不过了。全程沉浸式极致视听,连配乐都宛如一场场音乐剧,真是赏心悦目!96高龄的艾登堡爵士,精神矍铄,还能如此佳作不断,实乃我辈之福。9.7
绝佳的视听享受,还能重温植物学知识。剧组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完全以植物视角呈现,非常棒的纪录片!
不得不惊叹BBC自然纪录片的无敌高水准!大卫·爱登堡爵士幽默风趣、浑厚深沉的精彩解说也永远为节目锦上添花、增色无穷。纪录片揭示了这看似平和、静态的绿色植物世界其实也是一为生存、繁衍而弱肉强食、花样迭出、千奇百怪的“看不见硝烟的”战场。每集结尾处均有约八九分钟的拍摄花絮,曝光了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罕见精妙的画面是如何拍摄的,比如拍Fire Lily, 地下蛰伏15年遇山火方会钻出地面开花的奇异植物……,我敬佩这些执着、专业的制作者们!他们不仅让世人看到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也召唤着我们与这生生不息的自然世界和平共处!
制作水平达到bbc水平,需要1-2代人的努力
这些新设备拍的真不错。看了很放松,爵士96岁了,这身体我以为刚七十……还进雨林
选景、运镜、氛围、主持、文案、OST全都一流,看呆了我去… 每一种生物都好厉害,能为我们拍出这样伟大的作品的人类也好厉害。谢谢一切美好以及创造美好的事物!
从此,看待植物的角度转变了。草木无情?草木有情有义有担当,有生存之道,有朴实无华者,也有狡诈奸滑者,有务实者,也有锋芒毕露者…休戚与共,是文明传承蔓延的根基
副标题可以叫《神奇植物在哪里》。
比约克说:“我的口味就这么独特,我看《国家地理》就像看A片。”那么这也是porn for me:比起动物(尤指人类?)丑陋的生殖器、粗暴的交媾,植物的繁衍才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生命之美。太陽、酸素、海、風。我多喜欢高速摄影下根茎舒张、花朵绽放的过程,多喜欢气孔一张一合的呼吸,那原始、顽毅的力量感,传达出的最本能的触动,都是现代舞最佳的模仿对象。它们比我们想象的更智慧、坚强、宽容、仁厚,以静止的姿态,连接这颗星球所有的氧气。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棵被子植物。
96岁的爱登堡老爷子依然奋斗在一线,还是熟悉的声音,还是顶尖的制作,碾压好莱坞特效,比肩阿凡达奇景,用最顶级的设备与技术,还原一个生机勃发又岌岌可危的绿色星球。
原来,植物也是动物。
希望老爷子多活几年
Simply breathtaking. 延时摄影和巧妙编排用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奇妙瑰丽的植物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植物角度叙事,把植物当成动物一样跟拍,展现动态过程。剪辑配乐解说一起营造出了故事性和戏剧性,更不必说高清摄影机下的树叶、水滴、花开瞬间、蜂鸟振翅、碧绿的日本球藻、梦幻粉的虹河苔…都美到让人心颤。在旅行成为奢侈的后疫情时代,能看到这样的纪录片真的太治愈了,它提醒我们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美。老爷子95岁依然精神矍铄,有时候对着镜头笑得像个孩子。P.S.花絮总能让人惊讶于摄制团队的创新和无畏精神,可怕的工作量和令人敬佩的专业技能。比如拍摄切叶蚁,在雨林里搭rig, 用了可编程“三角树”摄影机,从7000个机位捕捉切叶蚁的活动。延时拍摄的最后成果展现了蚂蚁的行动轨迹,像一条绿色小溪流过林地,
在豆瓣标记看过的第15000个条目。—— 第1集 雨林天地 Tropical Worlds:延时摄影技术把植物的生长拍出了“动”物的感觉;惊喜地看到去年因《蜜熊的音乐奇旅》而了解的蜜熊;凯式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花絮联想起《生命》的第9集 植物…… 第2集 水生世界 Water Worlds:看到我妈常年养来喂猪鸭的大薸和凤眼蓝;亚马逊王莲的段落拍得像魔幻片,而湖球藻的段落则像冒险片;又见在《七个世界,一个星球》第3集 南美洲看过的黑帽悬猴和希氏石脂鲤…… 第3集 四季更迭 Seasonal Worlds:模仿雌蜂的铅色槌唇兰,休眠浴火新生的垂筒花…还介绍了我曾种过的凤仙花…… 第4集 荒漠世界 Desert Worlds:22:11的多肉开花镜头莫名有种屁股开花的错觉…… 第5集 休戚与共 Human Worlds:生态果园联想到《最大的小小农场》,牧场主造林联想到《种树的牧羊人》……
看过之后赶紧给我的花们浇水,说点好话,以后还要多看看,要不然它们会伤心的。
最喜欢第一集、第二集和第五集。植物之间的竞争、协作、此消彼长的激烈程度简直不输人类社会。希望有更多的人类能意识到植物不说话,但是有智能,而我们能更好生存的前提必然是尊重这些有“头脑”的生命,与之和睦共存。
第一集就让我五体投地。雨林植物的无声战争被拍得险象丛生、暗藏杀机——当然,它们本就如此。我敬叹摄制组的专业水准与匠人精神(每一个镜头都不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来拍摄…)、感叹现代顶级摄影设备和技术的先进程度、惊叹自然的奇妙与无穷魅力…更感谢真诚的ta们,把自然如此隐秘的一面、原本永远不会为世人所知的一面呈现给了我们…
植物纪录片也能拍成动作片真是佩服,拍植物纪录片一点不比动物纪录片简单,惊叹于现代拍摄与制作技术,老爵爷出镜率是这几部里面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