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部電影,有些人描述它是法國版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我不知道它這樣的描述夠不夠確切,畢竟這是一本我一直不敢打開的書。但如果要我用一句話形容這部電影,那應該是:一個在「需要」和「被需要」中成長的故事。
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的麗茲,經歷父母的離異、母親另交男友無暇陪伴,這些家庭的缺憾也讓她渴望得到認可和愛。而在滑雪中她找到了自我,也遇到了支持、認可她的教練。一開始教練也對麗茲十分嚴厲,但當她發現自己的努力和金牌能讓教練重視她、需要她,她開始拚命練習,因為在教練這裡她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但當他們朝夕相處,身體間的觸碰漸漸跨過「師生」那條線,此時麗茲心中那個不安全感又跑了出來,「你不會拋下我吧?」正因為這份不安全感,麗茲默默的接受了教練對她身體上所做的一切,因為她相信她的妥協能讓教練不放棄她、離開她。
但後來,當麗茲的瘋狂試探只換來教練那一句「我是你教練,不是你男朋友」的時候,她突然清醒了。她開始認知到,她所想像的美好情意,只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他們發生關係這件事,在教練眼裡不過就是一次衝動行事的結果。於是麗茲開始思考在「需要」和「被需要」中,她到底是什麼角色?作為需要者,這樣的認可是她要的嗎?而作為被需要者,她的付出真的值得嗎?她很迷茫。
不過慶幸的是,媽媽最後了解麗茲想要的,始終都是陪伴和認可而已,媽媽也願意花更多時間來陪著她。麗茲抱著媽媽痛哭,雖然最後她還是沒有說出和教練的事,但她已經了解到,她有家人、朋友的陪伴,她不必害怕。
最後一幕,麗茲再次贏得了勝利。當教練告訴麗茲「我們還要去好多好多地方比賽,一起拿更多冠軍」的時候,麗茲非常堅定的拒絕了。當我看到麗茲說「NO!」並且轉身的時候,我覺得她超勇敢的。權勢性侵的受害者往往會因為加害者的位高權重而不敢拒絕,但麗茲做到了,這也表示她真的成長了,她不再沉陷於「需要和被需要」的迴圈,勇敢的打破了這個自己打造的死循環,也解開了自己心中的結。故事到這裡結束了,我們最終不知道麗茲是否有把這些事說出口,但還是真心希望故事中的她在放下這些過往之後,能夠成為真正熱愛滑雪、為自己而活的人。
自己的北影节笔记,随便叨叨
2021BJIFF,前门保利剧院,中秋假第一天顶着大雨去的。影院还不错,在场馆布置上给了参赛影片很多关注;场务发饮用水还挺贴心的,照顾那些一连看几场的同志。可能是因为天气,迟到的人太多,电影结束前半小时还在进人。最要命的是座椅的排位和地灯编号不是对应的,这导致那些迟到的、跟着地灯摸黑找座位的观众,出出进进来回调整。
一 关于电影剧情
观影前大致看了猫眼app上的电影简介,没有来豆瓣上查评价。只根据官方宣传看,本以为是一部以滑雪运动为背景成长片,抱着轻松的预设看看成长的小欢喜与小烦恼。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又一个“洛丽塔”或者说“房思琪”式的主人公展现面前时,心情变得沉重许多。 女主角尚处初中阶段,父母离异,母亲一人养家,还基本不在她身边。作为滑雪运动员要面临学业的要求、艰苦的训练和残酷的筛选,正值青春期的她还没能力去独自应对所有压力和挑战,这给了身边人乘虚而入的机会。这个人就是她的男教练。 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的性剥削、伪善和自顾自怜般的矫饰,《洛丽塔》已经写得很清楚;而这类诱骗对于未成年人造成的剧烈打击和自我撕裂,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痛心。而本片更多一层的是教练为了达到比赛野心,对于女主的折磨与欺凌,这样的对峙在影片《爆裂鼓手》这类职场故事中更为多见。无论是性剥削,还是为达到野心的剥夺和控制,凡此种种所造成的悲剧,一方面源于双方权力的不平等,强者未受监督和自我约束的肆无忌惮;一方面源于女孩孤身成长,缺乏关系教育,没有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 我的不适,开始于女主与教练单独相处的第一幕:为了称体重,教练催促女主脱下外衣只剩内衣,女主的局促不安,在反复确定下脱了两次衣服。“为什么不找一下小伙伴或者亲人陪伴一下自己呢?或者请对方暂时出去?”这些疑惑不该问受害者,涉世未深的她或许压抑了这些本能的反应。但教练作为成年人应先做出表率,懂得去规定自身的底线,这也是对于自己身为权威的保护。 一次比赛胜利,二人在往回走的路上过分激情逾越了界限,这让女孩误以为拥有伴侣的教练爱上了自己。可是教练的偏心是有条件的。伴随女主寻求关注和运动发挥失常,教练变得喜怒无常,而女主的学业也受此段关系影响,一落千丈。就在此时,母亲、教练夫妇都被叫到了俱乐部一起商议是否要女孩暂停训练。这本该是“说不”的最佳时机,离开教练,重回母亲身边。奈何操劳而粗心的母亲无法察觉女孩细致的变化,也听从教练提议,把女儿送至教练家中,这无疑是羊入虎口。 最后的离开是戏剧性的。女主在大赛中拔得头筹,面对教练环球赛的邀请,最终下定心拒绝,结束这段被操控的关系。我想,普通人摊上类似的事情,没有女主角这样的竞技天赋,估计没这么幸运了。
二 关于影片特色
较之剧情,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是导演在声音和色彩方面的使用。 关于声音。一处是在成绩一落千丈那段情节前后,女主在震天响的音乐节上买醉酗酒。狂欢的人群和激烈的音乐在自然呈现本该是震耳欲聋的,但在这一部分电影去掉了高频声音,而是用一种低噪沉闷的声音杂糅在观众耳边,试图去营造人物内心噪音大于外部噪音的感觉,或许是在表达外部的”声色犬马“无法让女主内心的痛苦得以解脱,形成了一种内外部力量的对抗。 关于色彩。红色中弥漫的暧昧而危险信号似乎也显而易见,拥挤的列车、海报上的健身房;一片肃杀的深蓝,配合大坝的构图切割,让人感到角色内心的忧郁和活力被抑制。
近年文艺创作对于性别议题上的关注热度依旧不减,讨论得多了,也会觉得有点儿”陈腔滥调”。但许多问题跟本质上的性别无关,更多的是跟个体所在关系的强弱和所在环境的利益分配有关。 是否有更多的技术产生,去取代传统的“传帮带”,或者说去规避掉其中人性的弱点,发扬优点。或许有一天没有竞技,只有热爱,大多数人的生存没有太大问题时......
15的丽滋是一名高中生,父母离异,但是父母并不怎么关心她,只有她的滑雪教练总是会说她,指出她的动作缺陷与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她错误的觉得那是特别的关心,这让她感到温暖,也让她有了爱的错觉,她不想让这份关心冷下来,所以她拼命练习以便取得好成绩让教练更加在乎她。随着这种异样情绪的发展她也对教练对她身体做出出格的事情越来越妥协,她越来越想抓住他,不停的试探,最终却只听见教练对他吼到“我只是你的教练,不是你的男朋友”,原来教练对她成绩的关心只是为了弥补自己不能得金牌的遗憾,教练对她身体的占有也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欲望,他不是真的关心在乎她,不是真的需要她。 她开始反思自己,明白了在这段所谓的感情里只有她当了真,只有她自己真的在乎,后来母亲说她要更多的陪在她身边,她知道了自己还有人关心,自己还有人在乎。 当她再一次取得冠军,教练在一旁说还有很多赛事要比,丽滋回绝了,那一刻她应该找到了自我,自我定位,自我价值,雪花飘落,丽滋笑的很坚定。 影片展现了法国美丽的雪景,让人向往,但是反应出来的不伦不类的师生恋总感觉不是张弛有度,感觉影片没那么连贯,查了一下说是删除了10多分钟,总共不到2小时的片子删除了10多分钟肯定对影片的连贯和逻辑表达不那么清楚明白。 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或许更多的应该就是陪伴,这样他就不会觉得自己是被抛弃的,这样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一点点关心就被感动的稀里哗啦,不会因为别人的几句好话就被迷的不要不要的。
运动伦理片。女孩因为家庭不完整,缺乏父爱,母亲又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和事业不愿去关心,所以将对自己严格要求,抱以重望的教练作为依赖,但是所托非人……
女主来到一个精英滑雪俱乐部,因为一开始的基础不好,常常被人嘲笑。后来在教练的激励下,她发奋图强,终于在一次比赛中崭露头角,教练为她找到了赞助公司,大家都很开心。很快女孩又接二连三地取得了很多比赛的胜利,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是就在庆祝的夜晚,教练竟然做出了过激的行为,让女孩不知所措。从此学习一落千丈,滑雪的状态也有所下滑。俱乐部对女孩提出警告,还喊来了女孩的母亲。俱乐部方要求女孩母亲多花点精力关心女孩的学习,但是女孩母亲以工作为由不愿意关心,这几乎让女孩失去继续在俱乐部学习的机会。关键时刻,教练出面说他和女友愿意承担辅导女孩学习的责任,让女孩搬到家里一起生活。但是一起生活后,很快教练女友发现不对,离开了教练。女友还逼问女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女孩不愿意说。一次训练的独处,教练又一次做出了出格的事,qiangjian了女孩,女孩虽然惊恐万状,但是还是在教练前故作冷静。欧洲锦标赛事后,母亲终于推掉工作来看她比赛,虽然状态不是很好,但她还是赢下了比赛。面对采访,她无话可说。最后在教练的追问下,他说出了不……
法国的雪景美如画,艳阳里的洁白如雪,黑幕里的冷峻黑暗,风雪中的汹涌不羁,与电影的情绪融为一体,冷风中冻到发红的皮肤让情绪一度挣扎,是承诺一直在一起而慢慢忍受,还是自我和解后决然地说出不,我想这也许就是女孩的成长。教练的行径的确让人不齿,但是相对于学校淘汰制度的冷漠,相对于母亲为了自己生活和事业的漠然,我觉得最起码教练信任她,给她机会,帮助她登临巅峰,和她一起笑,一起狂,给了她温暖和力量,两个人的情感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练以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让人无法理解,也决不能被原谅。
青春的教训是惨烈的,是血色的记忆,刻苦铭心,但是如果没有这样的历程,又不能成长,也许我们只能奢望,社会可以多一点关爱,家庭可以多一点呵护,可能成长的代价也会稍许少一些吧!
女主女孩很美,欧洲人典型的线条美,还有牺牲演出。教练为演得很出色,游离于xingqin和正常之间的举动让人难分对错,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如何应付,体育制度里的这些黑暗面也许并不仅仅是这个小女孩一个人吧!希望监督机制更加健全一些,社会和家庭的爱与关怀再多一些,也许这样的悲剧就会更少一些……
教练是真的太恶心了。看的时候一直隐隐约约对教练对女孩的肢体接触感到反感,但由于文化差异再加上教练正人君子的言论我不敢确定这是否是性骚扰——利用女孩的无知和教练的身份而进行性骚扰,直到教练在车里直接抓住女孩的手开始自慰的时候才明白——这确实是,而且最后发展成了强奸。或许这种观众内心的“不确定”这也正是女孩的内心:这到底是正常的训练接触,还是自己可以拒绝的性骚扰,这到底是什么?然后,这种教练的PUA和性暗示逐渐在女孩心中映射为了:我爱上他了吗,还是不爱,为什么要接吻,为什么要给他自慰,为什么要有性行为,我想拒绝吗,我感到抗拒吗,我想迎合吗,这是我期待的爱吗。
但是显然一切对于她来说太快了,在她还没有真正理解一切发生了什么,消化和明白这是什么,如何寻求帮助,她就被强奸了,一切已经为时已晚。
衣冠禽兽的教练是以怎样的心态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触碰女孩的肉体?实在是让人觉得恶心。但是当我作为观众,意识到女孩那懵懵懂懂的感情其实并不是爱情和对性的渴望,意识到教练其实是个嫉妒自私自负,利用学生完成自己没有获奖的遗憾,利用身份便利进行诱奸又不负责任的强奸犯,也已经是在发什么性骚扰之后了。
女孩被强奸后逃离教练,在更衣室颤抖着看内裤上的新鲜血迹和恐惧又无措地擦除流出的精液,之后慌张地穿好衣服,调整好表情和情绪,假装毫不在意地和教练“我们走吧”,是对女孩恐惧与自我保护的浓缩表达。
家庭的缺失让未成年女运动员渴望爱,但又不明白真正的爱是什么,确实让人感到无解与无助,情感支撑摇摇欲坠。性教育任重道远。
叙事比较平淡,主角是一个非常内敛的人,所以很难从寥寥的语言中推测出什么内容,但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或许正是主角的视角和内心世界,荒芜、迷茫、混乱,与无助,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所有事情都是无趣与平淡,一切只是顺其发展和接受而已,「看见」就仅仅只是「看见」,情感混乱地埋藏于内心。
法国的雪景真的太美了,对于滑雪比赛和训练部分的拍摄很好地展现了滑雪运动之优雅,配乐非常棒。
看到很多评论讲性侵,就这部电影而言,我想并没那么简单。
很显然在这部电影中,我们不能把女主人公仅仅作为女性来看待——她是女性——在此之上她是个拥有自己失落的遭遇及特殊性格的少女。
当她问及朋友,有没有第一次做爱经历的时候,她就已经超脱了未成年女孩的单纯性,她的经历使得她早熟,而当恋父情结与现实触碰接轨并越积越深时,她很大一部分是享受可依赖性并有所试探的。
然而真正问题在于男主人公/教练游移不定与自负的劣根,是大叔与少女面对两性关系之间的症结。不愿面对妻子,沉溺于过去失败的暗河,转嫁自己对于冠军的渴望,不愿拥抱或许短暂的眼前的永远,却又不能克制欲望,不愿承认关系,在少女彻底破碎之后却又回过头来说“我们还要去好多好多地方比赛,我们一起去所有地方”,而此时少女说 NO,便是对这种游移甚至虚假的态度的最终否决。
如此从另一个方面再谈性侵,要更切合这部电影的表达;这其中又涉及对于原生家庭/单亲家庭造成的童年阴影或未成年人生存困境的批判,以及七年之痒、两性婚局如何突围,甚至触及体育教育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
房思琪式的困境,对性懵懂的青春期女孩的成长故事,因缺少家人的爱而分辨不出他人的感情,结尾有迷茫也有觉醒。拍的很美,除了纯净雪夜,还有大量暧昧危险的红光,套了一个体育励志片的外壳,做出不一样的故事,作为处女作是挺厉害的
看片前啥功课也没做,前面还觉得选片人挺有眼光,故事聚焦15岁的滑雪女孩⛷️丽兹的成长,和离异母亲、杰瑞米·雷乃饰演的教练间故事。没想到立马被打脸,俩人在车内的戏明显前后接不上很跳跃,一查发现尼玛足足删了11分钟!越到后半段越觉得割裂,结尾女孩获奖后的自我觉醒也让人看得一头雾水。全片到出字幕就77分钟,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让大家扫码填调查问卷。您要是觉得不合适放映可以改放《我心飞扬》啊,这多正能量啊~yue 了🤮(没办法打分,希望后面有机会看到完整版吧)
#BJIFF2021主竞赛单元#披着运动外壳的青春片,女性导演对男性性侵心理的细腻捕捉入木三分,多处看似日常的细节处理揭示了对女性侵犯的实质。一句“我是她的教练”成为他对自己辩白的同时,却精准的揭露了他明白自己定位的事实,男性的虚伪性在这一刻昭然若揭。成长伴随的是热血的胜利,但青春却烙下残酷的血迹。
精美的雪景和运动戏,删减的性侵片段着实。。镜头多次注视教练的“过分接触”和少女迷茫眼神,以及多次用运动式的喘息包括调度表现性暗示。把未成年人和性主题加入体育教育主题很贴切。未成年有天赋的运动员的教育训练向来是个很大的问题,影片表现的很不错。
乃哥全裸太突然了//就⋯勾引寫得還挺好
我淦!
评论里的男的都是瞎的吗?小女孩不经事家里父亲教育缺失,脑子里只有滑雪,遇到成年男人半推半就被上了,小孩子家在外面假装什么事也没有,但是整个人都已经心理崩溃了啊!她看到内裤上的血一边抖一边哭,不想学习,想要跟女老师女同学母亲说又不敢说出口,做噩梦,幻觉,在得奖的时候遇到记者采访问感想她都是懵得只会说不知道,一直憋到结尾,总算能张口对着教练说了一句NO!你们说什么禁忌师生恋、懵懵懂懂的感情?导演编剧演员主创还有法国的女人们怕不是要来中国掐死你们
81分钟@北影节,教练性侵少女戏被删,导致很多观众看完整部片后以为是少女青春期懵懂爱上了教练…
锁定女孩视角,追求“微妙”,但情节和细节设置都是俗套的,导致该态度分明的时候完全无处使力。尽管导演绝对不是这么想的,但电影最终呈现的效果就像:性侵是受害者孤独的错,是受害者性萌动的错,是受害者拒绝不够坚定的错,是受害者求胜心切的错,是母亲追求自由不负责任的错,是单亲家庭缺乏关爱的错,是性侵者妻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错,是周围同龄人过度开放的错,是体育训练机制下畸形权力体系、精神控制的错,唯独不是性侵者的错。删掉两场性侵戏就能造成整个电影调性的明显偏离,便是导演掌控出现严重失误的铁证。
工整且完成度很高,人物心理的转变刻画的很到位,父爱的缺失,对于感情的错误判断以及女主内心的挣扎,结合氛围来看轨迹都很清晰,但也因情节太过于熟稔导致惊喜不够多。三星半,不太好发,但是希望如愿。
BJIFF2021第四场。我你妈北影节主竞赛大面积删减还办不办了?rnm退钱。去支持盗版了。音效视觉值得去电影院看,结尾戛然而止情绪渲染不到位,很可能是删减造成的。
rnm,北影节还删减,我一开始我不知道,我还以为少女缺乏父爱对老男人产生爱了呢😀
#BJIFF11#删减15分钟。这分打的心虚。抛开剧情上的不连贯,现有的影像能够展现的那种沉稳自得和风格都不错。那段红色的创意神来之笔。通不过不放行不?何必呢?
那评委看的是完整版还是删减版呢
看电影的新方法:口述
今届“北影节”删减剧情影片了解一下
聚焦于少女心理,但除了细腻的纪实表现以外,也并没有觉得什么特别和突破。隐隐约约不清不楚的情感表达让人看得没什么情绪。虽然是女性题材但这回不是我的菜。滑雪比赛的部分从拍摄到配乐不乏还是比较亮眼。喜欢教练的那句话:月经很美,它跟随着月亮,是宇宙秩序。
为了看杰瑞米·雷乃,顺便见识一下北影节的名场面。
3.5 没抢北影节而选择下载了完整资源,是为此片做的最明智决定
11th北影节,11分钟删减!少了九分之一!完全破坏了电影!看起来不光是性场面被删掉了,暧昧性、台词提及的好像也被删掉了?能把月经留下了是不是要谢天谢地了?15岁的滑雪女将,和不得不依赖他人完成壮志的教练,人物张力原本很足。演员表演也很有层次,红色一度成为主色调,凸显欲望和纠结。结尾飘舞的雪花从萤火虫变成流星、电流,很美。(女主角太像阿黛尔,总跳戏。)我太讨厌删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