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劫案

第29集

主演:雷佳音,陶虹,程媛媛,山崎敬一,郭涛,范伟,孙淳,刘桦,黄渤,岳小军,傅亨,王文,杨新鸣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东北年份:2012

 剧照

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2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3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4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5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6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3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4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5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6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7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8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19黄金大劫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黄金大劫案电视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伪满时期,时局动乱。关东军如狼似虎,革命组织救国会相机而动。在这片看似晴朗的天空下,绰号小东北(雷佳音 饰)的无业青年游走大街小巷,靠坑蒙拐骗混日子。偶然的机会,他意外得知了一个秘密,关东军将有一批黄金送往防护措施严密的大和银行,而以女影星芳蝶(小陶红 饰)为首的救国会成员决定夺取黄金,进而阻止日本人向意大利购买军火的计划。看在黄金的份上。小东北死皮赖脸要插上一脚。虽然凭借小聪明屡屡得手,可是他也给芳蝶等人带来不少麻烦。而他们的对手——关东军大佐鸟山幸之助(山崎敬一 饰)阴险狡诈,成为他们最大的阻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天网狼蛛乡村医生心理医生姬偶天成第一季掌上甄珠兵工厂薄冰上的舞蹈双胞胎猴子南溟奇缘之爱情树西游·伏妖篇金钱头师父一体3爱在俱乐部第二季新仙鹤神针 (国语版)火并 火併穿越巴黎少年十五二十时古堡谜钻第三者第一季丧湿给我一个十八岁白马王子2018人间喜剧敦刻尔克(粤语版)怪奇大作战 神秘档案银河系漫游指南

 长篇影评

 1 ) 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深究

看完这部电影,再上豆瓣网,满以为是一片骂声,结果,,好评不少么,而且相当部分的好评首映前就发表了,真是司马昭之心啊。
对此本人实在看不下去,尽自己细小的力量去拉低一下的分数,为的只是那些还没有进影院看这部片的人,不要受那些托的影响,还是不要进影院看了,以后出来dvd看看足够,因为它实在值不回票价。
首先申明,我对宁浩毫无个人意见,相反,在观看此片之前我对他印象颇佳,疯狂的石头横空出世,让我有惊喜的感觉,疯狂的赛车我也觉得是上乘之作,因为不管在故事情节还是在叙事方式,都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加上台词的点缀,让人看了很“爽”。虽然说没有什么大的意义可以去延伸,但我觉得对于此类类型片来说,已足够,毕竟不是每部片都能让人去思考人生的。
然而对于这部片来说,我丝毫没有看出来以往宁浩的影子,如果说这是一个不知名导演或者那些所谓的名导出的片子,我倒也没那么大反应,毕竟中国的烂片实在太多了,我大多也是付之一笑,然而这部片的导演确是宁浩,我没有意外,只是遗憾,一个有才的导演也可能要开始堕落了,或者说这也是中国国情使然吧。
片中的角色我总觉得是在演小品,就是在那儿说说自以为有趣的台词,关键这些台词还不是那么有料,故事逻辑性一塌糊涂,日本鬼子表面上很精明,关键时候一些简单的顺带关系都想不到,抓了小东北,竟然想不到去抓他的老板,而且黄金得手后,竟然还给了小东北这么多金块去随便瞎用,这不是去找死么,哪怕你去溶一下再用呢。还有就是洗金水也就是王水,乖乖,导演还知道王水,关键是如果你一知半解就不要去用了呀,王水连金都能溶解,居然还搞了个油罐车来运,关键还是满满的一罐,还去撞墙,稍微知道化学的童鞋都知道,王水是由盐酸和硝酸按比例合成,谁去准备这么满满一罐成品王水呢,难道谁准备去溶金佛?亮点出在最后的,在日本鬼子全城戒备的城市中,突然出现一辆我方装甲车,我估计要么是通过超时空转移的,要么是大卫科波菲尔变出来的。诸如此类,全片比比皆是,我也不一一列举了。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宁浩居然要主角去模仿小沈阳去取悦观众,难道他不知道小沈阳在南方是没有市场的么?对此我很鄙视。
我在观影回家的路上一直在发牢骚,结果副驾驶的老婆给我了一句话给惊醒了——不怕你不懂,就怕你深究。

 2 ) 宁浩也让人失望了,中国观众还能指望谁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观众是像我一样,在之前完全没看过任何有关《黄金大劫案》的介绍、报道、预告片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导演宁浩”这四个字,就兴致勃勃、充满期待地走进影院的。我想应该有不少。因为宁浩值得信任。

我没看过宁浩早期的《星期四,星期三》、《香火》、《绿草地》这些作品,我也没看过宁浩那部传说中的《无人区》。宁浩的电影我就只看过两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也许我没有资格去评价宁浩什么,也许是我误会他了。那么我就说说我之前所认为的宁浩吧。

那时候,我认为宁浩是国内为数不多认认真真讲一个好故事的导演。对于商业片,宁浩是少见的有着一份虔诚的导演。也许他更期待自己能拍艺术电影,但至少他也不会觉得拍部商业片就是糊弄一下那帮庸俗、土鳖、不懂艺术的大众的简单事儿。他认真地设计故事的桥段,结构起情节来,充分尊重每一个可能走进电影院里的人。这种对待商业片的认真、虔诚和细致的态度,我在好莱坞的导演中见到过,却很少在中国导演身上见到。

就因为宁浩的这份对观众的尊重,和他的细致认真,我作为一个观众,也一定会回报他的尊重。我会觉得,看宁浩的电影,不花钱进电影院而是买盗版碟或下载看,就是对不起宁浩,对不起他对观众的那份尊重和认真。

所以,我不需要知道《黄金大劫案》里有哪些明星,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仅仅导演是宁浩,就足够成为我花钱去电影院看的理由。

看完的结果是深深的失望,还夹带着愤怒。我承认只给一星是有失偏颇的,但那种失望和愤怒之情绝不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看了一部烂片,而是因为,我所认为的宁浩,是不应该拍这样一部电影的。

也许是我自己对宁浩一厢情愿了,但我真的不明白,宁浩的这部电影是怎么回事?宁浩究竟是怎么回事?整个故事的各处都经不起一点推敲,在重要的转折点上,全依靠人物的小宇宙爆发扭转剧情。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导演敷衍、潦草、随意而又极不耐烦地在编织这个故事,甚至到最后他自己也越来越厌恶这个故事,于是让男主角天神下凡般开着一卡车毫无来由的王水,以及更加无来由的装甲车,消灭了所有日本人而作结。

导演在电影中安排了很多情感点,或者叫做情怀吧。有父子之间的亲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有男主角与同伴的友情,还有男主角从一个混混转变成爱国者的昂扬之情。但无论哪种感情,导演都极不耐烦而敷衍地草草交待一下就了事了。男主角给女主角用两支叉子做了朵玫瑰,于是女主角就爱上了这个才见过两次面的人;而女主角给男主角送一次药,给乞丐送了点钱,男主角也就爱上这个自己欺骗的人。陶虹那帮爱国会的人,全都是符号化、看不到内心情感的人,以至于他们最后的牺牲让人实在感动不起来。郭涛演的父亲是很不错,但他与儿子的情感戏也还是太少了。范伟的神父则更是不知所云。到最后,男主角何以完成了自己人格的升华,成为了英雄,也是一笔带过。

我突然想起老师跟我谈到《泰坦尼克号》时说过,在历史上,泰坦尼克号沉没那晚发生那么多精彩而动人的故事,但卡梅隆却最终选择只以Jack和Rose的爱情线贯穿全片。这既是好莱坞的大拙也是好莱坞的大巧。因为放弃了那么多更复杂而纠结的感情,所以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才尤为地动人和永恒。看《金陵十三钗》的时候也是这种感觉,如果导演从一开始就放弃佟大为那条线,而把所有笔墨放在妓女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上,也许妓女最后舍身换女学生的行为就不会那么为人所诟病了。

而宁浩在《黄金大劫案》中试图放进更多的东西,但却没有一样东西是他真正在用心去讲述,这么多可以打动人的情感,没有一个,宁浩试图认认真真设计,以打动观众。有的只是敷衍,一带而过,仿佛急不可耐地要快点把这个故事讲完。

最后那辆神奇出现的装甲车,也许是宁浩在不知如何收尾的情况下,看了《大魔术师》造成的悲剧后果?《大魔术师》的结尾我已经觉得过于癫狂,有欠控制。但那毕竟还是喜剧片,毕竟尔冬升在电影的整个后半段就一直试图让观众明白,别认真对待这部电影。可《黄金大劫案》的后半部分,一直在讲牺牲,主要角色一个一个死去,而最终消灭了日本人的是一辆从天而降的装甲车?我难道应该把这理解为宁浩的幽默吗?

也许《无人区》对宁浩的打击真的很大。也许宁浩承受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压力。但我真的想对宁浩说,他不应该这样透支观众对他的信任,更不应该放弃他在讲述故事时那份对观众起码的尊重,而不是现在的敷衍。

 3 ) 那些不得不的【必须】

带好友去看,结果看完对方说,也没你说的那么牛逼啊!

那日本军官的军服纯扯淡,一个用手能揉成花的叉子最后能尼玛挡子弹?富家千金还要去负责押运金条!?

我只能干笑着说军服不用较真,没几个哥们懂得这是现在的军服。

叉子必须要能变化,不然。。情节咋继续?开始必须是银的,软乎,你才能弄成花,之后必须硬气才能挡子弹啊!亲。神马不锈钢铝合金,总之一定要牛逼!

千金必须押金子,不然就爱不上流氓了。没有那一幕哪里能有煽情戏,导演让他出现在那,你就必须出现在那!

最后的酸水必须量大到水漫金山!不然怎么能灌满地下室?!

最后的装甲车必须从天而降,这样尼玛才有震撼的赶脚!难道你不觉得那是在对《大魔术师》结尾的致敬么?

开篇必须给黄晓明做广告,各种《匹夫》一堆《匹夫》,但是这样也不能拉动匹夫的票房。亲。

蜂蜜必须是夹带广告,必须重复,必须让你看出来,我这是广告。

主角必须够2,配角必须弱化,日本必须脑残,这样才能有意思啊!过去劫皇贡都知道要审慎一下,但是必须有这样二逼的主角,这样才能暴露啊!

不然谁暴露啊?

配角必须全灭,这样才有主角的个人英雄主义啊!亲!
女主角必须死,不这样肿么可能有置之死地而后生?

亲爹必须疯癫,不疯癫没反差!死前必须葛优,这样才是子弹飞的致敬。

人生不能没有疙瘩汤,神父不能没有酸菜。不然没有记忆点,大家更不记得有谁了!

直到看了资料才知道那爹是郭涛去的,真是【坑爹】里的战斗爹了!

情节必须一波三折,关注必须不能呲逼!不然你就是打压中国的天才,不然你就是文艺里的装逼青年,青年里的二逼导航!

总之,时间必须长一点,这样才能撑满,所以主角必须死去活来。不然一定不够莫名其妙。必须要融合禅学,抗日,以及脑残的日本人,必须有各种角色的打酱油。

看完必须发帖子,发帖子必须给高分,不然你丫就是枪手!必须只能说好话,说没意思的都滚犊子,说扯淡的,都尼玛不懂拍电影。说难看的,有本事你拍一个看看。

瞎呲逼的,必须水军拍死,找出你的祖宗十八代!

 4 ) 太不讲究了

评价《黄金大劫案》非常简单:烂片。
我承认打一星有些“爱之深责之切”的感情用事。但即使不去跟《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这两部前作相比,不要求叙事的流畅性笑点的密集程度保持疯狂两部曲的水准,忘掉“宁浩”的招牌公允地评价这部片子,《黄金大劫案》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我在这里无意去分析宁浩的大获成功的作品的成功之处,模仿也好、对剧本的雕琢也好,抛开技术的细节,疯狂系列让大家喜闻乐见,在国产商业片里独树一帜的宏观原因只有一条:就是宁浩和他的创作团队是在认真地遵循商业片规律扎实地创作,所以剧本讲究、表演讲究、镜头剪辑也讲究。在了解当下观众的需求的前提下,这样讲究的方式做事的成果就是打造出了满足观众需求的好的作品。
而这些讲究,在《黄金大劫案》中遭到了跟片中角色同样的结局:被一网打尽了。在你能想到的评价一部电影的所有标准上,宁浩和他的团队都显得是那么的不讲究。
首当其冲的是剧本,在剧本上面栽了跟头实在是让我大跌眼镜,因为这恰恰是以往宁浩比别人强一大块的地方。这简直像一个屌丝突然变得不会撸一样不可思议。我只能说它就是这么发生了。大多数的观众进入影院看《黄金大劫案》,大概都期待着能够像看《疯狂的赛车》一样大笑一个多小时。但这样的愿望遇上了乏味无聊的剧本,就都给跪了吧。别提精巧构思下合理的巧合制造这种高级笑点了,就连语言上的抖机灵,小段子都是凤毛麟角。全片唯一让我笑出来的地方就是小东北(这个主角名字的意思是致敬或者要盖过小沈阳么?)做耶稣受难状,但这是港片玩烂的桥段好么?朱延平现在都不好意思用了好么。
当然,之后剧情的走向所说明,或者可以想见有人会敏锐指出的一点是,在这部片子里宁浩试图摆脱疯狂系列的略显没心没肺的搞笑,加入了更多情感升华的元素。很显然,小东北的人格塑造和走向堪称国产片和好莱坞逻辑的双重主旋律:民族大义和英雄主义。这其中间杂着对友情、亲情、爱情的失去和理解,悲凉中伴随着一个男人的成长经历。这虽然老套,但俗套不意味着不好,商业片尤其如此。但显然,情感铺垫的缺乏,剧情逻辑的极度不合理使得每一次导演试图达到一个情感高潮时,都显得那么突兀,那么自说自话。三场戏,爹死,战友死,最后大战,都是重头,都很失败。无论是爹,还是女人,还是剧组强盗团,与主角的互动都显得极度缺乏。结果就是爹死不催泪,爱情不可信(片尾还用了那么长的篇幅来追忆,真是煎熬),剧组强盗团的可敬也因为每个人的面目模糊而非常平面化。这就导致了情感上可怕的空洞,亲情不催泪,爱情不感人,友情没体现,民族大义像说教。宁浩显示出了一种非常不耐烦的态度,他大概以为观众就像影片中的富家小姐一样,只要用叉子变个玫瑰出来,就会义无反顾地坠入情网。只可惜,没有精心培育阳光雨露滋养的玫瑰,光有个玫瑰的样子,实在没什么诱人的。
更加令人发指的是剧情逻辑上的不合理已经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还是老话,不用跟疯狂系列那样多线叙事还没有漏洞的高端相比,就是跟其他被鄙视的国产烂片相比,让人吐血的不合理程度也是不遑多让。事实上,影片的格局和特点让我想起的都是《富贵军团》这样港片鼎盛时期的没头脑烂片,某种程度上还不如。
正如我之前所说,《黄金大劫案》的不讲究是全方位的。剧本只是因为其基础地位显得特别重灾区罢了,像《疯狂的赛车》里出租车弹孔里冒烟这样用镜头语言制造的幽默根本别想,《黄》的镜头剪辑居然还出现了颜色对不上这样的低级失误,这显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宁浩突然丧失的能力还包括对演员的调教。剧中几乎所有演员的表演都让人看了别扭无比,像是二人转舞台上拙劣的情景剧。主角这个混不吝的东北小流氓本来很容易出来效果,这样有趣的东北小伙我们生活中都能找到不少。可雷佳音的表演生硬且不好笑,跟《钢的琴》里王千源的自然精到简直是判若云泥。东北话在小品和二人转领域在观众心里积累出的幽默基础,《黄金大劫案》中居然用的比赵本山最不好笑的小品还要烂。其他演员正如前述,本来发挥空间就不大,而他们的表演也没能给角色增色,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别扭,如此的乏味。
不讲究的还有乱七八糟的配乐,混乱不堪的节奏,虚假的特效。疯狂系列中毁誉参半的模仿成分,《黄》中也可以找到:我想主创一定是受到了昆汀《无耻混蛋》的影响,大反派的设定、插入老电影起到介绍性效果的天马行空、包括最后一场戏极力营造的酣畅感,都可以从《无耻混蛋》中找到。但如果说疯狂系列的盖里奇山寨的好,山寨出本土味了,那《黄金大劫案》就只能是拙劣的模仿。
虽然我很想抛开疯狂系列的宁浩,孤立的评价《黄金大劫案》,但显然上面的分析还是离不开那两部电影。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一个曾经那么讲究的宁浩,在这部电影里显得是如此的不讲究,像片中父子宣称自己是讲究人却处处不讲究的情况我们见多了,还觉得挺好笑的。像宁浩这样明明以前挺讲究的人也堕落了就让人觉得有点可悲。
当然,我们可以为宁浩寻找借口,倾注心力的《无人区》无法公映,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导演事业上,宁浩都急需一部还说的过去的片子挣点钱。问题是,《黄金大劫案》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对宁浩怀着极大的期望,这次整出这么坑爹的作品,如果他自己能认识到这片不咋样,下次好好整还好。如果真还觉得我这枚金镖很厉害,肯定干得过洋枪。那就算你突然开挂牛逼了一把,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5 ) 由悲入喜易,由喜入悲难

宁浩的“疯狂”系列基本不沾动作片的边儿,不见天日的《无人区》从宣传上看也并非《西风烈》那一路货色。因此,《黄金大劫案》打斗场面密集,说是宁氏首次尝试动作片应该不算离谱。遗憾的是,即使当新手作品看,《黄》的动作戏也只算是差强人意。第一场深夜追逐就十分敷衍,救国会与追兵不过数米之遥,几步跑进教堂后竟能好整以暇的挨个钻进暗格,小东北还能抽时间来个cosplay,虽然期间不给日本人半个镜头,可敏锐的观众早开始犯嘀咕:日本人虽然腿短,可也不至于跑这么慢吧。

糟糕的开端是失败的一半。随着大规模枪火一场场铺开,笔者的信心再没能恢复。我不想详述每场火爆戏的优劣,简言之,本片前期宣传中曾说,5000万投资大部分花在特效上,可喜的是,这并非虚言,好钢确实都用在了刀口上,可悲的是,要磨利这口大刀所需的好钢远远不止这些。随便举例,那炮火横飞的大殿中,墙壁柱子被肆意摧残,可一眼扫向那缺口,怎么总有一股纸片和泡沫的材质感,那被枪林弹雨围攻的大卡车横冲直撞,车身上火星四溅后留下完美无瑕的表面,是满洲日军都拿玩具枪参加实战呢,还是给某品牌防弹钢材和防刮油漆做了植入广告呢?

相较于“斗力”,宁浩把玩起“斗智”来要驾轻就熟的多。本片的两次“劫案”行动其实都缺乏创新,前者制造虚拟环境骑劫运金车的桥段完整“借鉴”自《碟中谍》电视剧第四季中某一集(我还没见过年代更早的运用),后者的“同归于尽”玩法则来自另一部科幻老剧,但宁浩的处理十分低调,事先不张扬,一亮点子立刻付诸行动,即使观众事后意识到“此非原创”,也不至于影响了看片时的热情。从这个方面来看,倒比早先抄了英剧还得意洋洋卖弄半天的《双城计中计》强得多。

把投资派给特效组的同时,演员组难免要吃点亏。堂堂“救国会”看似名头响亮,开头影院交换情报也做得煞有其事,仿佛最不济也是《色戒》中某党特工组织的实力,谁知正式亮相后统共就五个骨干,从侦查、招募、渗透、伪装、抢劫、购买军火到刺杀政要全部包揽,白天还得维持剧组表象照常拍戏,真叫人佩服他们的精力旺盛和多才多艺。更有甚者,这五人小组团结无间,不但每次任务都倾巢出动,不留后援,连听到诱捕广播后赶回聚集地,也是坐着豪车堂堂从正门驶入,尽显影后班底的范儿。就是这么一群“精英”,居然能一次次轻易混入满洲国高层场合,一次次将日军耍的鸡犬不宁,看来伪满洲国统治者的智商,与他们在《地雷战》和《举起手来》等片中的同胞相比,也真是不遑多让嘛。

军火贩子出场不多但气场很足,谈买卖时他手下人丁兴旺,到了武装支援时就成了光杆司令,仗着自己有大杀器压阵,带着两三个跟班就杀入敌阵,被一阵乱枪完爆简直是意料中的事。这听来有点吹毛求疵,但少炸几辆汽车(还是模型),少打烂几堵墙,就能多雇几个演动作戏的龙套演员,总比让一个前两天还是坑蒙拐骗大老千的街头混混,瞬间变身不会中弹且人挡杀人的小马哥来的通顺吧。

影片由几段气势不凡的重头戏组成,除了前述的特效捉襟见肘,其实每段单独看来都不算逊色,但在编排上没有一点起伏,从点题的“大劫案”到“叛徒出卖”,从孤注一掷的刺杀到装甲车战役,除了高潮,每一次都做足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最后一战”架势,偏偏又都只是过场,几番情绪拉锯下来,令人筋疲力尽,审美疲劳。更叫人无语的是,几乎每一场冲突都以俗套之极的挟持人质作结,主创很明显想不出别的招儿,典型的黔驴技穷。

爱情线是另一处薄弱点。近来流行屌丝逆袭,本片顺应潮流本无可指摘,但屌丝翻身也需合理铺垫。《功夫熊猫》能练成神功是合理利用了身材优势,《海扁王》能当超级英雄是靠暴力小萝莉调教,即使《高海拔之恋2》的王宝强也要靠初恋的强大光环才能爆掉古天乐,而本片在这方面显得诚意缺缺,只是因陋就简的复制同期重映的《泰坦尼克号》模式:不懂爱为何物的高帅富不得青睐,有情调的屌丝以玫瑰攻势化解女神心防,你有世纪船难,我就有国军空袭,患难中凸显爱情,再加上同样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誓要挤爆观众的泪囊。但受过《泰》熏陶的观众,有几位能被这个复刻版感动呢?至少笔者认为这段爱情远不如那义和团老团员的牺牲来的催泪。

很多观众对女主角的结局大为不满,但笔者却觉得这是宁浩颇为明智的一笔。一朵铁玫瑰拧出的爱情,空中楼阁之程度远超琼瑶小说,在前半段荒诞丛生的喜剧氛围中或能成立,但当剧情越来越转向严肃后,就不断显现其突兀和难以置信。当革命义士倒在血泊中,黄金化水流入大海,游手好闲的小混混升华成视死如归的爱国者,如此超现实的爱情已没有存在空间,倒不如以悲剧收场,反断了诸多念想,再说,学《泰坦尼克》就要学到底嘛。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宁浩不得已而为之的中策,像《大魔术师》那样连两男一女的困境都可以置之不理,仍能构成反传统的大团圆,才称得上高明。

说到《大魔术师》,这是本片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比较对象。同样是民国年代戏,同样在宣传阶段就被定性为动作喜剧,同样借着与“电影”母题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大玩戏中戏,同样有一辆惹眼的坦克(装甲车)掠阵。两片观感的最大不同在于情绪变迁,本片开篇极尽癫狂恶搞之能事,影院中笑声此起彼伏,但随着情节步入正轨就渐渐走向正剧,越接近片尾越是压抑悲凉,散场离席的观众大多默默,全然不像刚看完一部“喜剧片”。而《大魔术师》以《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片气氛开场,在刘青云和吴刚爆出双重身份后却逐渐失控,走向爆笑丛生的无厘头调调,离座的观众无不带着酣畅淋漓后的笑容。单从戏院效果看,本片明显逊了好几筹。

笔者认为,这就是《黄金大劫案》最失败的地方。巅峰时期的港片,无论任何题材和类型,只要情节不是太黑暗严肃,大多有一定比例的搞笑桥段,有编剧专门负责添加笑料支撑片长,其娱乐效果往往是正面的。这证明喜剧可以无往不利。“由悲入喜”很容易,但正剧和悲剧却需要观众做心理准备,当满怀对喜剧期待(宁浩的招牌和预告片风格,这算不算一种虚假广告呢)的观众遭遇突如其来的悲剧氛围,难免会无所适从。更何况,前半段建立起来的所有情节预设,在后半段的写实基调中彻底崩塌,成为经不起推敲的荒诞逻辑,为了自圆其说,才被迫用大剿杀来终结一切。正是因为“由喜入悲难”,奠定了本片如此分裂而不可爱的面貌。

文/方聿南

 6 ) 黄金在上,粪土万千

       4、5月份是我喜欢的导演作品集中在电影院上映的时刻,近有管虎的《杀生》、杨树鹏的《匹夫》,远有陆川的《王的盛宴》、王全安的《白鹿原》,而开启这些电影的观影之旅的,恰恰就是宁浩的这部《黄金大劫案》。在观影之前,草草看了一下网上的评论,似乎负面评价居多,甚至有人怀疑导演不够用心。然而将近两个小时的观影历程告诉我,对于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唯一能相信的,就是自己的眼睛和心。
    正如管虎之前的力作《斗牛》把时代背景选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派力量斗争激烈的华北农村一样,宁浩这次把电影发生地选择在了全面抗战前夕的满洲国首都长春。这显然是久经审查考验的宁浩一个充满智慧的决定:首先,那个年代的满洲国同样各派斗争激烈,矛盾重重,满人皇室与日本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民间抗日组织与日、满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以及普通民众与权贵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些都是电影戏剧冲突展开的大好素材;其次,虽然当时中共力量已经涉足东北,但东北抗日联军的活动区域主要在东北农村,而对长春这样的大城市望尘莫及,故事选择在长春展开,可以避免涉及对中共人士形象的刻画,增加审查通过的难度。
    与宁浩之前的作品类似,《黄金大劫案》从人物设计到情节安排都充满了喜剧效果,只不过由于选择的时代背景和导演有意为之的表现手法,《黄金大劫案》里的桥段并不是插科打诨意义上的搞笑,而是充满了黑色幽默的讽刺效果。抗日组织救国会为了阻止满洲国和意大利的武器交易,牺牲多人,试图劫走采购武器的黄金巨款,然而在底层民众小东北看来,是否参与这样的行动,取决于行动能否给他带来足够的利益,能否让他获得体验上流社会的机会;而一旦事情败露,这位街头混混则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命,而出卖那些革命义士。真正触动小东北与日本人决裂的,是自己父亲的死,而与任何革命大义无关。不仅如此,为报杀父之仇,他还破坏了救国会暗杀意大利公使的行动,导致救国会义士全部惨死。这样的所谓喜剧故事恰恰是千百年来中国现实的反映:面对一次次的统治者更迭和侵略,精英阶层(无论是先前的士大夫阶层和后来的国共两党)选择力死抗争,而普通百姓关心的则只是生存和吃饭,只有在侵略者剥夺了自己的生存权时,才会被迫选择抗争。从这个角度来说,古人把老百姓比喻成“鹿”,把对天下的争夺比喻成“逐鹿”,真的是非常恰如其分。
    在救国会义士和小东北都面临束手就擒的局面时,导演选择了让小东北的父亲——参加过义和团的所谓金镖十三郎发威,救下了大家。这样的情节安排同样具有讽刺效果。在当代历史研究之中,学者们已经不再一昧肯定义和团是一场革命性的抗外救国运动,而对义和团的愚昧和残忍多有揭露。然而,影片中的金镖十三郎却仍然以革命党人自称,只不过他的口号却是“扶清灭洋”,这样的口号和革命党人的身份构成的强烈反差背后,是导演对于传统革命史观的嘲讽;而救国会的义士全要靠金镖十三郎救下,荷枪实弹的日本人却拿两手飞镖的老头儿无可奈何,这里更多的是导演不可免俗的一种向底层民众示好的浪漫手法。
    影片中的爱情更是充满了讽刺效果。满洲国的贵族阶层——顾行长的女儿对同为贵族的皇族之后的爱慕毫无兴趣,却被小东北这样一个街头混混不难识破的爱情伎俩轻易打动。这或多或少暗示了,那种代表着权力和利益交易的权贵姻亲是多么让人感到无趣和压抑,以至于一个小混混的虚情假意也来得比它要真实得多。与此同时,这个爱情故事的设置同样蕴藏着导演的深意:两位贵族阶层之间毫无感情基础的婚姻,被一个街头小混混的示爱破坏,这样的故事情节正是与《黄金大劫案》同期上映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情节的翻版。如果说这种翻版是我的无端揣测的话,影片最后出现的那艘酷似泰坦尼克号的大船就完全印证了我的判断:设置这样一个翻版《泰坦尼克号》爱情故事的情节,既是宁浩跟与自己争夺票房的这部经典大片开的一个小小的玩笑,也表明了以宁浩为代表的中国新生代导演直面美国分账大片的挑战,试图正面与其分庭抗礼的决心。
    经历了巨额投资的《无人区》长达三年未通过审查,无法上映的惨痛事实,幽默到骨子里的宁浩终于把电影审查部门也好好戏谑了一番。让人值得玩味的是,试图抢劫黄金的救国会义士是满洲国最著名的电影剧组,这恰恰象征了面对日益增长的中国票房跃跃欲试的中国电影人;而在一番周折之后,在强大的日本统治力量面前,这个电影剧组全军覆没,那个给电影剧组各成员竖起了木头墓碑的场景恰恰暗示了在强大的控制力量(影片里是日军,现实中是审查部门)面前,优秀电影人的结局只能是尸横遍野。面对代表着票房金额的黄金,在现实中颇感无奈的导演只能选择在电影里倒一把酸水,把黄金化为乌有,落得个轻松自在,痛快痛快!
    在《让子弹飞》之后,又看到这样一部把大众趣味和批判思想兼顾得如此之好的中国电影,真的感觉非常欣慰。为中国电影加油!为强大审查力量面前智慧越来越高深的中国导演们加油!

 短评

起初很反感,慢慢却看出些乐趣。这片拍得非常草台班子,包括置景和灯光都有点舞台味。觉得导演是故意这么山寨着来弄,包括各种狗血桥段。弄出些八九十年代的粗陋味,以戏仿和恶搞。但是真是太讨厌里面那种夸张的表演,虽然有可能是故意的。好在宁浩懂得适时给观众兴奋点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无国却无爱

8分钟前
  • 大眼猫
  • 推荐

支持一下国产

10分钟前
  • Sally
  • 推荐

哈哈哈哈哈,没什么营养。

14分钟前
  • 冷冻饭。
  • 推荐

刚看完回来,商业电影看起来很过瘾,就算成功了。宁浩还在成长,第六代会比第五代靠谱很多。另外很喜欢导演对背景音乐的驾驭,最后崔健的歌简直爆了。

17分钟前
  • chimpanzee
  • 推荐

挺敞亮呀

19分钟前
  • 喂喂
  • 推荐

哪里不好看,哪里不好看了??剧情戏剧又合理,演员卖命,要主题有主题,要深度有深度,要包袱有包袱,金镖十三爹死的时候哭的我哗哗的……最后,鬼子真尼玛讨厌。。

22分钟前
  • 小砂锅
  • 力荐

风格像大魔术师。另,最近电影喜欢有缺陷的圆满了?

27分钟前
  • Zn°
  • 还行

剧情很狗血啊,失望了

29分钟前
  • 青萝拂行衣
  • 还行

黄渤成配角了

30分钟前
  • 蓝小默
  • 还行

别被那瞎了眼的预告片给蒙了,这片老好看了,节奏就跟片中的一口东北腔似的,流畅而欢快。此外,相信喜欢《让子弹飞》的大老爷们和娘们也都会待见这部电影。

33分钟前
  • 五摆五折
  • 推荐

我有理由相信这是宁浩因为无人区的亏欠而仓促弄出来纯粹搜罗票房之作,台词油里油气,剧情仓促无序,人物傻里傻气,这是部针对喜欢「两只蝴蝶」的人拍的电影,尽管对导演我能理解,但对电影,万分厌恶。

34分钟前
  • 文白
  • 较差

没啥意思,有点可乐

39分钟前
  • 蓝色之旅
  • 还行

有笑有泪,但因人而异。宁浩以前的电影是告诉你,屌丝的人生有多荒诞和荒谬。而这部电影则是告诉你,屌丝的人生有多么惊奇。虽然影片本身从开头的正常年代剧到结尾处魔幻现实主义的衔接过于突兀,对爱情的描写也不够娴熟,但必须承认宁浩还是中国导演里最会给观众讲故事的,BTW,没方言,宁浩不能活。

42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推荐

3星半

47分钟前
  • 推荐

以往宁浩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将盖·里奇式黑色幽默本土化的同时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以接地气的故事和笑料展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不经。然而在看过他这部所谓的最高成本、最强制作后,不得不由衷感叹“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果然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我还是继续幻想《无人区》好了。

50分钟前
  • 白发生
  • 还行

也许是《无人区》被禁后,宁浩有点儿糊弄事了。关键还是编剧的问题,格局大、场景假、剧情扯、硬伤多,仿佛回到了90年代国产枪战片的时代,结尾吹得没边没谱,收不住了。狗血剧里该有的舍身取义、BOSS不死、爱人被杀全都齐全了……

5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一个好导演找了一群非大牌少炒作的好演员演了一部内容够多的好戏,想来那些拿“USB”说事的喷子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评分如此两极化可见那些有头像,但是主页没内容的账号是什么身份。

58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还行

枪响的那一刻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不管是大清还是满洲国,都能吃得饱饭,还有这么多人造反。

1小时前
  • 安东
  • 还行

看睡着了

1小时前
  • marcoaros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