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片最吸引我的地方,与其说是两个男人或者三个男人之间的较量,倒不如说是一个女人的悲剧。沉着冷静、杀人如麻的李芳熙是朝鲜特种部队调教出的最出色的杀手之一,潜入韩国制造了多起暗杀事件,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她甚至整了容潜伏在刘特工身边。然而,她那尘封多年的感情竟然苏醒,爱上了这个不该爱的男人,并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李芳熙不是此片的绝对主角,就连电影海报上也只是刘特工和朴长官分站两旁的对决姿态,但她内心的丰富与挣扎却着实令人心痛。她如何自导自演与爱人的相识,又如何成功俘获他的心,我们只是从她死后爱人向组织的坦白才得晓一二,电影对她的正面刻画太少,却毫不吝啬的给予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
当我们发现那个所谓的李明贤就是李芳熙的真相逐渐明朗化的时候,才发觉原来摆在她面前的是人生中最为痛苦的抉择:爱情的忠诚与信仰的忠诚之间只能二选其一——选择前者,就意味着背叛国家,必须为战友的死负责;选择后者,结束的不仅是爱情本身,更有爱人的生命。于是,具有狙击特长的她第一次犹豫了,没能痛下杀手杀死爱人,第二次她仍然犹豫了,为救训练她的长官而受伤。于是,若不是朴长官制止,濒临崩溃的她早已吞枪自尽,一了百了。
故事的最后,面对拿着枪指向她的爱人,她毅然地将枪瞄准了袭击目标,如愿死在了爱人手下。强忍被枪击的冲击与剧痛,她踉跄着直至不支倒下,千言万语化作深情凝望,没有埋怨,只剩下幽怨的不舍与无限的抱歉。而那一刻,她的爱人读懂了吗?
颤抖着眼见她倒下的刘特工,难以想象听到她手机的留言时是怎样复杂的情绪。她在夹缝中为自己设计了完美的结局,她的爱是如此真切,却有如此痛彻心肺。
他清楚地了解她的为人,她本是个善良的人,否则他们不会如此相爱,而真李明贤对她的叙述更证明了一切。真假李明贤曾经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虽然整成李明贤的样子并利用李明贤的护照和身份合法进入韩国对李明贤来说并没有任何损失,但李芳熙在临走前却说了“对不起”,可见她有多愧疚,又有多珍惜这份纯洁如雪的友谊。一个穷凶极恶的人会这么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不错,她背叛了他,他最好的朋友李特工也间接因她而死,然而,他仍以九头蛇的比喻为她开脱,坚持正是朝鲜半岛的分裂才造成了她的悲剧人生。他果如李芳熙生前所说“这个世界上唯一懂她的人”,毫无疑问他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人。
“和你在一起,我不是李芳熙也不是李明贤,而是我自己”李芳熙的自白一直回荡在耳边。是的,她死了,算是彻底解脱了,可他的爱人怎么办?在一对接吻鱼中一条离开了另一条也活不了,而她所留给爱人的无尽伤痛则必将伴随他走完余生。即便心碎了一地,坚强的他一定会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但是除了回忆,除了毛衣,只剩下远在济州岛的真正的李明贤。看着李明贤纯真灿烂的笑容,听着李芳熙最爱的歌曲,在刘特工的心中根本不可能有时过境迁的时候。此时的镜头缓缓拉远,抒情的歌声,平静的海面,抚慰着死者的安宁,道不尽生者的感慨与思念。。。
或许,或间谍或复仇打入敌人内部,却意外的假戏真做爱上了敌人或仇人或他们的下一代,这样俗套的剧情我们看得再多不过,所以在影片揭晓李明贤即李芳熙这个真相之前我们就已基本猜到,但这些并不能抹煞这部影片所给予我的感动。
虽说李芳熙这个角色最是赚人同情感慨,又是作为韩朝分裂的牺牲者,本是体现影片主旨的绝对主角,导演姜帝圭给予女主角的戏份却不够,这才使得三位韩国实力派男演员的互飚演技显得更有看头。但是整体看来,三人似乎都有些保留的感觉,剧情的设计反而没能达到预期的飚戏的火花效果。单个来看,当然,比起宋康昊和第一次看到的韩石圭,我毫不掩饰对崔岷植的偏爱,坚毅、偏执而视死如归的朴长官由他演绎游刃有余,但与《老男人》中的角色比起来要单薄得多,缺乏张力和震撼力,可见影片给予演员的发挥有限,这点比较令我失望。
朝鲜战争及朝鲜半岛分裂的题材给了韩国人充分挖掘的空间,《JSA共同警备区》、《欢迎来到东莫村》以及姜帝圭的另一佳作《太极旗飘扬》都是从不同角度折射出敏感的政治背景下人性的复杂与挣扎。此片虽然从表现力等方面来说不及之前提到的三部影片,但作为半岛分裂50年的纪念影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为商业影片注入人文情怀树立了成功案例。
韩国三大演技派韩石圭、崔岷植、宋康昊出演,黄政民客串,姜帝圭导演,生死谍变的阵容是空前强大,也不负众望,开创了韩国电影新时代。
金允珍经过崔岷植培训潜入韩国做间谍,韩石圭和宋康昊是韩国特工,负责调查金允珍的案件。韩石圭身边人多次遇害,宋康昊怀疑韩石圭,安放了窃听设备窃听。
韩石圭和女友准备结婚,金允珍制造的恐怖事件令韩石圭担心女友安危,崔岷植潜入韩国,夺走了液体炸弹,崔岷植和金允珍实施恐怖行动计划。韩石圭打电话约宋康昊见面,崔岷植一行人前往,中了埋伏,金允珍救下崔岷植。
韩石圭发现女友就是金允珍,却不忍抓捕而离开调查女友身世,宋康昊在窃听器中听到韩石圭女友和崔岷植的对话,发现真相,带警察前往,宋康昊被崔岷植枪杀,韩石圭追踪到体育馆,韩石圭与崔岷植格斗,警察同事干掉了崔岷植,在炸弹爆炸前5秒关掉了炸弹。
韩石圭外出寻找金允珍,见面后互相用枪指着对方,金允珍调转枪口射向总统车辆,韩石圭开枪。黄政民对韩石圭进行审问,告诉韩石圭金允珍已经怀孕了。
最好的朋友死了,怀孕女友被自己亲手杀掉,韩石圭的悲剧。韩国朝鲜的对抗是民族悲剧,不可能只讲对抗不讲感情,同一民族,不同制度,不同国家,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合作是解决这样问题的方法!
电影《生死谍变》是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的有名作品。昨天晚上在家里的电脑上,我看了第二遍。第一遍看时是在半年以前了,在我家的34寸创维数字高清电视上,我把电脑主机找了根线和电视连在一起,插上朋友送我的5.1轻骑兵音箱,爽透了。
朝鲜的一个特务组织经过严格的训练,选了一个名叫金明姬的女人进入韩国。她在日本做了整容手术,然后与韩国一高级特工成了恋人并同居住在一起。金明姬开了一个水族馆,向外界售鱼的同时也向男的所在单位提供金鱼。金名姬多次以高深莫测的手法暗杀了韩国几位要人,并与朝鲜特务组织派来的后续部队一起,截获了韩国一种颇具威力的液体炸弹CTX。然后他们分别把这些CTX放在了韩国十个不同的地方,并通过电话告诉韩国高官。一幢高楼突然爆炸证实了特务所言非假。由于这种CTX与普通水很难分辨,即使高端仪器也不能检测出来,令韩国负责人感到非常棘手。CTX只有在温度到了一定的程度后才会发生爆炸,威力无比。朝鲜与韩国联合举办足球运动会,两国高官同时出席,朝鲜特务组织将CTX放在了主席台上的灯管后面,控制电路室被朝鲜特工控制,灯全部被打开,CTX温度上升,爆炸开始倒记时。此时韩国的特工已经知道了白天开灯其中隐藏的玄机,经过殊死的拼战,终于在爆炸前的最后0.05秒将电总闸关闭。坐在看台观众席里的金明姬知道事情败露,持枪进行最后一博。总统们在保镖的护持下终于上车安全的走了,金明姬与其男友用枪互相指着对方。当金明姬用高级冲锋枪射向总统车的时候,其男友也扣响了扳机……
韩国与朝鲜是同一个民族,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导致了两国长达50年的对立局面。在朝鲜,人们生活非常的困难,据说用一双袜子就能和朝鲜的女人过一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而韩国却异常发达,三星电子,高端科技、汽车,现代化。影片中那个朝鲜男特工痛苦的说:“我们的人民饿死街头,你们南面却因桌上顿顿大鱼大肉而不得不减肥,”让不了解朝鲜的人也大致对朝鲜有了印象。
这部影片的主题除了两国对立外,将更深的主题放在了爱这个无限永恒的话题上。片中开始,金明姬经过特殊严格的训练,成为特工中的佼佼者。既如此,她的个人感情应该已被国家情感压下而居于次要地位。然而到了日本,然后遇到男主人公后却终于不可避免的爱上了男主人公。做特工是不能有爱的。假如在中国,我可以说这不真实。但韩国人是否真能够做到这样?从影片中看我觉得能。想想曾经看过的不少的韩国电影,韩国民族的外表漂亮内心坚强的性格特征,从这部片子中亦能非常清晰的表现出来。然而无论二人怎样相爱,最后男主人公还是向金明姬扣动的扳机。她还是死在了他的枪口下。在韩国人中,个人感情仍没压过国家情感……
我知道男主人公最后的痛苦。最近重玩儿一个游戏《鱼美人》(相信很多人玩儿过),小莲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与张子游兵戈相向时,作为张子游,把招数发在小莲身上的同时,我心里是非常迫不得已。那种感觉体会尤深。那是一种痛,心底的痛,无奈的痛。
二十年后,再看姜帝圭的《生死谍变》(1999),有必要重新回味一下深藏不露的金允珍,如何真真切切的秒杀了三位演技大神。当然,韩石圭、崔岷植和宋康昊,都演的很棒。那时的宋康昊还很瘦,尚未脱离演技的稚嫩期。崔岷植出演的北韩特工,当然是一个非典型的北韩特工,或者说艺术化的北韩特工,单看长相、谈吐和气质亦非北韩人的样子,加之那股刚猛劲头,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北韩特工形象,只是稍嫌用力过猛。
剧情本身不乏漏洞,但韩国电影人的厉害在于用好莱坞激情手法再融合欧洲商业电影的艺术特质,生生地创造了一种韩国的娱乐大片模式,这也影响到了后来的那些韩国商业电影。可以说,《生死谍变》用现代电影手法开创了韩国商业大片的先河。只是心疼韩石圭又是飞奔又是飞射,感觉近视眼还是不太好使,所以还是适合文艺片角色,其印记已深深嵌入《八月照相馆》,或者说他与饰演的角色永元合二为一了,怎样都磨蚀不了,这就是命中注定,也算是”祸“福相倚。身为演员,一辈子有这么一个熠熠发光的角色也值了。
我想说的是,金允珍才是这部电影的不二主角。其对于明姬角色的塑造和拿捏,真正做到了收放自如,这种人前人后的角色转换,真是不易。不能识破,怕被识破,还要深爱着男友,在忠诚党国与个人情感之间始终拉锯,挤压和矛盾时时于心,着实无法调和,更难以弥合,最终仍是选择忠诚。
卜特工(崔岷植饰)也说过,这几年你变了。她回击说是变了,连我的样子都变了。她需要的只是卜的理解和信任。其实,她根本性的信仰一点也没变,每次射杀令一来,她都能完成的无懈可击,只是后来按李正希(宋康昊饰)对相焕(韩石圭饰)说的,为何你每次在射击范围而没被射杀……
她之所以手下留情,的确相当一部分是为了爱情。她深情的爱着相焕,相焕也从来没怀疑过她。但更大的隐情,是因为她被安插在相焕身边,需要更多的第一手情报,有着更大的使命。也就是说,她还没到最后需要亮出必杀技的时候。难道她这几年就没有一点动摇吗。这并非简单一句被洗了脑的缘故,而是其信仰的本质和使命难违共同铸造而成的,这是深入骨髓和血脉的“基因”,外界很难理解。也就是说,爱情的力量再大也大不过“天”。所以,电影想说的是,杀戮前后,这都是一出出“悲剧”。
片中,卡莱尔演唱的《当我梦想时》这首单曲循环,正好说明明姬的矛盾和不舍,那种潜藏的深情,只有在家里与相焕一起时才能还原为真实的个体。两情相悦,才是一个切实的爱,但现实真切的爱,对于她信仰之下的首要任务来说,那只是一个梦,且只能是一个永远的梦。这无关对错,只有拉开距离的审视和思考: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历史性代价,集体的盲目性疯狂,为何要由芸芸众生的个体去承受这样的牺牲代价……
换位思考一下,相焕和明姬,最后双双举起枪都想射杀对方时,那该有多撕裂和痛苦,可这样的惨剧在现实中的朝鲜半岛却时常发生。想起,《当我梦想时》动听的旋律弥漫时,相焕笑着说,你为何总是听这首歌。明姬笑着摸摸他的脸,然后拥抱在一起。这难言之隐,只能还给一个拥抱,难道还有其它,这个短暂的拥抱才是最美好的陪伴,犹如一个民族两个国家分隔的悲伤之河,一切都是那么的瞬失,痛感也就绵延到永远。
2020.11.8
朝鲜与韩国之间的间谍片。看这部片子之前,只是被间谍这个主题吸引,还有韩石圭和崔岷植两个实力派演员,没有期望这个片子对朝韩关系能有更深的反映。但是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这是个好片。
影片开始是一段朝鲜训练特工的片段。其残忍之度,常人难以忍受。训练过程中用真人作为杀人的对象。朝鲜特工们经常是鲜血满脸。作为一个韩国导演,拍出朝鲜人如此执着、残忍的一面,我想在拍的过程中,导演心里也不好受吧。手足同胞发展到今天这一步,不得不说是个悲剧。
影片男主人公Ryu的女友Hyun一直是个疑点人物。影片开始不久两人约会时,清到深处,Hyun便说出“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一直在我身边,理解我”,好像Hyun早已知道注定要发生什么事情。而且,间谍往往是身边最亲近、最想不到的人。
朝鲜与韩国当然是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特工,需要深入韩国,在韩国居住相当长的时间,深入交往韩国人。记得当时看片子时,我的一个朋友就问,Hyun从朝鲜来,到了韩国,看到韩国比朝鲜发达这么多,难道她就不动心吗?我想,这正是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理性选择来判断一个人的原因。有许多人的行为不是出于理性的选择,而是深信不疑的信念。很明显,Hyun以及其他朝鲜特工相信社会主义是更好的政治体制,并且对待作为手足同胞的韩国,他们认为他们应该统一这个国家到社会主义体制下。或许当信念被升华到一定阶段,就出现了那些朝鲜特工杀害自己的手足同胞都不眨眼的地步了。
当另一个男主人公发现秘密原来就藏在办公室鱼缸里的鱼肚子里时,一切也早有铺垫。Hyun是卖金鱼的,Hyun是可疑的,鱼肚子里有窃听器。到此,身边那个内奸就明了了。
当Ryu与那名朝鲜男特工在体育场对峙时,朝鲜特工伤心地说出在朝鲜,人们生活的惨状,仿佛一切都该责备韩国。Ryu回应得好,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每个人、每个国家的道路都是自己选的,相应的后果也应当由自己来承担。这不是任何他人的过错。或许,是因为手足同胞情,朝鲜放不下韩国,总是盼望着祖国统一。我想韩国也如此,只是没有朝鲜那样心切和极端。两个兄弟,秉持着不同的信念,却总想绑在一起,怎能不斗呢?
最后Ryu开枪打死Hyun的那一刻让人感动。两人都面临着信念和爱情之间的分歧的考验。Ryu选择了信念,而Hyun选择的是爱情。
好片!
动作场面不赖,情感刻画不够深,不过有被感动一下,看完更加欣赏宋康昊了,他真是演技派啊~
豆瓣居然只有这么点儿人看过这个电影?韩国电影复兴的功臣啊
相当韩式样板戏呀~
【B】有点明白为什么当年在韩国这片票房能跟《泰坦尼克号》相抗衡了,原来人家二十年前就拍出了属于他们的“战狼”。整体风格就是上世纪港式枪战+好莱坞主旋律的杂糅,外加蹩脚粗糙的手持摄影。不过可能也是因为这片太过套路了,我反而觉得很有意思....PS:韩石圭、宋康昊和金允珍都很亮眼,但风头全给崔岷植一人压了下去....
勉强四星。可看看。
里程碑之所以是里程碑,因為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轉變,並非那今天的審美觀評論這部電影多麼精彩
真是部细腻的谍战片 谁说这不是非典型韩国片啊完全扯淡 想来想去这片成为里程碑的原因大概无外乎借了南北话题然后又是三大演技派 不过我觉得应该给个机会让朝鲜人也拍一部 这样才公平 否则凭什么倒下的是他们
棒子YY……
打着“大片”的招牌大都令人失望。把情报处负责人塑造成个傻蛋,匪夷所思。
人物关系纠结但老套,场景冲击力不足以完全震撼。
间谍
大学在放映室看的片。第一次看到韩国电影有了好莱坞风范的小惊讶,深感我们太落后了。那是好多年好多年前了……
世纪末的韩影,随着“韩流”袭来,这一指大众媒介为了描述韩国流行文化进入亚洲各地的概念。本片极具好莱坞风格,振兴韩国电影产业,打破泰坦尼克号的记录(学生向老师教出的漂亮作业—好莱坞叙事)。自此,韩影崛起,刷新票房历史新纪录,开始横扫亚洲全球。
韩国冯小刚
1999年工会录像厅。
里程碑
统一 ..开玩乐
很火爆的一部谍战片,只是片中的爱情剧实在有够庸俗无聊,不但肥皂之极,也使得谁是内奸失去了悬念。还有主角与BOSS的决战也俗得可以,这个BOSS又犯了诸多BOSS会犯的“老毛病”,就是不好好地干掉主角,反而拖拖拉拉,废话一大堆,最后被主角漂亮来了个大逆转,嗨,被干掉也有够活该的~
片子整体大约相当于九十年代初的一般港片,只是因为预算可能高点而显得格局比较大,叙事和情感段落都很薄弱,街头枪战学盗火线学得很幼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这部到太极旗飘扬,姜帝圭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这点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大片该有的都有了,没有明显的漏洞,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