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上映的当年,香港金像奖第一届颁奖典礼也正在进行,评委们毫不犹豫,就把最佳男主角的这项至高无上的殊荣,颁给了这位当时受全香港人民爱戴、港人们的快乐源泉,喜剧界的泰斗兼天王巨星许冠文
许家一共有四兄弟和一个妹妹许朱迪,除了老二许冠武在这部电影里担任幕后执行导演以外,其他三兄弟都在荧幕里亮了相,这部电影在1981上映时,打破了成龙去年的《师弟出马》刚刚创下的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尤其是大哥许冠文,还获得了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后来他还提名了好多次,不过都被那百花齐绽的80年代的其他巨星压过了风头,于是,继《摩登保镖》之后,许冠文就再也没获得过影帝了
这是一部很棒的喜剧电影,搞笑之余,发人深思,尤其那句“香港是一只船,人多了,它也会沉”,让人印象深刻。此外,这部电影有三条故事线,赌马的两兄弟,保镖和抢金缕衣的盗贼,故事结构和《两杆大烟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主角团,毒贩,偷抢的两兄弟等(不知道盖里奇是不是从这部电影获取的灵感),但是《两杆大烟枪》较之《摩登保镖》,故事的逻辑和叙事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营造的巧合也更具有戏剧性,如果《摩登保镖里三拨人的联系可以更加紧密一些就好了,例如“矮子”看上的姑娘的中年男就是偷取金缕衣的盗贼团伙的头目,后面这个头目也绑架了姑娘来威胁“矮子”,中间加上一两个场景交代一下盗贼团伙是如何策划这场盗窃的,甚至在影片一开始,老大在介绍自己公司的设备多厉害的时候,就可以加一两个镜头变现盗团对金缕衣的觊觎,这样电影的叙事或许会更严密,甚至中间“偷肾”的盗团也可以是同一伙人,加强三拨人之间的联系,也让整部电影的各个故事联系更加紧密。
除了三条故事线外,最大的看点是许氏三兄弟在电影中感情的变化,“三道杆”的许老大从自私自利,倚权欺人到“没有阶级”后与另外两个兄弟一起工作后情感的增加到最后拿出自己十五年工作所得的五万元让自己的兄弟免除官司,或许是老大在没了“阶级”以后的经历让他说出“每个人都不容易”这样绝不像是“有阶级”的人会说的话,才导致了他性格上的变化,只不过这样反复提及“阶级”的比喻也太过明显了。
尽管许老大到最后得回了自己的“阶级”,比起其他没阶级的同事更具有权力,但是这点微末的权力说没就没,口中反复念叨“阶级”,但仍旧跳不出自己是相对“被压榨的那个阶级”,许多事情自己还是接触不到,没有十足的底气过自己的生活,万一碰上一个像老板儿子这样的人,自己的那点权力甚至是生命或许说没就没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去想,不去贪,低调做事,安分做人。
什么样的喜剧才算是好喜剧呢?曾经有一次去东北旅游借着机会去剧场看了一场二人转,从此以后再也不想看了,后来也看过麻花的一些作品,电影院里看过、剧场里也看过,然而看过几场以后再也不想触碰,这些作品其实主打的都是让人发笑,然而它们大多都只是停留在表面,深层次的东西并不多,以致于每次离开电影院或者剧场就一笑而过了,再看现在内地的一些所谓喜剧片,大体也都是这个套路,只为了讨观众欢笑而搞笑,这样的片子看多了真的是会产生抵触心理,以致于一听到喜剧片都从内心里产生厌恶。
1981年的《摩登保镖》之所以能在豆瓣获得8.2的评分,我想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它里面的很多桥段都看得出来是精心设计过的,比如大队长教学员们开车的模仿课,那不亚于一只舞蹈的表演,比如大队长与身后的小偷同步的动作,另一方面是它关注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观众看了他们仿佛就像是看到了自己,认同感有了就能记住他们。
邓小龙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天生色盲,从小的志愿就是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好警察,奈何实力不允许,最后只能委曲求全去当个保安公司的护卫员,这不就是大多数人的人生吗?满怀抱负的长大,心怀不甘的老去。虽然活的渺小,但是他也会幻想美好的生活,比如看见别的男生有漂亮女朋友,他会幻想自己是个神枪手可以凭一己之力干掉所有情敌,比如看见偷渡过海的小姑娘阿珍会幻想自己是个能拯救她的美国队长,梦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他最后也确实实现了。他帮助偷渡的小姑娘在香港站稳脚跟,看见她为了还钱而去做小姐他会发怒的赶走了嫖客,为了让她不再被迫卖身就趁机偷了公司的巨款,这样的小人物让人可怜的同时也会同情他,看着他的无能为力却又逞强的样子,这不就是我们的大多数吗?
阿Sam保安公司的老员工,业务能力出众,聪明能干工作又积极,奈何自己的上司是个为人尖酸刻薄、没啥本事却又爱卖弄的老油条,他处处被打压,工作晋升无望,满怀委屈却又无处释放,这大概就是千千万万打工人的样子吧。所谓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你时刻准备着,老总的海归儿子看破了无能的保安主管,认可了小员工阿Sam,把他提到了小队长的位置。工作中他聪明能干,比如追讨那个抢劫银行的小偷,追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房子里,他不是急着去逼迫居民把烦人交出来,而是编造这个小偷恶贯满盈的罪恶,让居民心底里厌恶这个人而不再包庇他。打工人要有打工人的样子,阿Sam就是个尽职尽责的打工人。
电影中刻画的最饱满的一个角色要属保安主管了,在老总的海归儿子回来前他总是欺压员工,吹嘘那些自己没有过的辉煌,教授着那些过时老套的保安技能,而在海归儿子降级以后也能融入小员工里重新开始训练,这大概就是中年人的再就业吧,为了生活、为了那即将到来的退休金,他只能从一个菜鸟干起。电影的最后,为了救偷用公款的小龙而把自己那五万块养老的退休金交了出去,底层小人物之间的互帮互助也还是能感动屏幕前的观众。
电影中的台词也是各种经典,比如保安与小偷的对话“大家都是混饭吃”,比如“你只不过是小伙计而已,这么拼命干嘛”,还有拔高格局的那句“香港就像一条小船,人太多就沉了”。经典的台词,巧妙的编剧,走心的表演,共鸣的人物,这也许就是该片能成为经典的原因吧。
世间险恶多,摩登保镖唔易做!许氏三兄弟联袂,又是一出“许氏”炖出的辛酸市井味港式喜剧,其实我喜欢这种喜剧多过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保安公司培训实践花样百出:捉贼、开车、救火、跳伞、自卫、护送钞票、看守灵堂、宴会安保。许冠英一如既往地可爱笨拙至极!上世纪80年代专属配乐不赖,纸门影子戏惊艳,生日歌密码趣怪,爱情戏突兀导致结尾强硬过度。
最经典的应该是许冠文用马桶吸盘爬墙的桥段了,想象力爆棚。许冠文、许冠杰企图偷袭劫匪那段也是脑洞大开,他俩各种给自己加戏,殊不知里面的人把他们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许冠文被电的一幕印象也很深刻,许冠文演被电的样子演得太像了。还有打石膏喝酒、守尸体无疑碰到蜡烛……从头到尾都是亮点。
8.0/10 分。2018.01.27,第一次看。1981年香港年度票房冠军,有几个地方好搞笑,比如几个人坐椅子上练习开车那段。。。没有胡子的冯淬帆好难看。。。可怜的许冠英,一辈子没结婚,唯一在电影里结婚的就是本片了。。。
炒锅里的壁虎 椅上学车
刚开始感觉不够味,但是渐入佳境,到最后一分钟,知道为什么这样一部喜剧片可以拿到第一届金像影帝,它好的地方在于敦厚世俗的人情,喜剧片里有这个是很难得的,不论是护卫员看到偷渡入港的人将之遣返之后的感叹。“其实他们也很惨”“香港就像一条小船,负担太重,多几个人就沉了。”或又是警卫同小偷互相的寒暄,“大家都是出来混口饭吃”。没有伟大高尚的英雄,小心思小笑料小市民小世俗,啊就这样吧。
豆瓣这个创作人员介绍不够全面,太突出了许冠文。这个拼盘小品拍得很像电影。
小人物喜剧的巅峰。即是喜剧也是悲剧,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很难有周世昌这样的理想人物来搭救自己。
【嘉禾】许式喜剧经典之作,三兄弟从制作到表演都配合得真是赞!那时港产喜剧最难能可贵的是认真和用心:编剧和桥段(玄关做戏那段笑喷,结尾基本回放了整部的笑点)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包袱密集,整片都能令人时不时发笑,丝毫不冷场,台词还糅杂了许式喜剧一贯的人情味儿和现实感。(执行导演许冠武
这部电影是许冠文以往风格的延续,但它集之前许氏幽默之大成,无疑是许氏三杰最精彩的一部。
将《半斤八两》的那套模式套入安全保卫行当,兄弟三人的性格特征也是换汤不换药,但是更注重人物刻画,场面设计的处理也精致化许多(如日本纸门的影子戏)。尤其加入了更多的人情味。
除了一贯缺席的许冠武,这是3兄弟最后一次在许冠文导演的作品中集结了。虽说是标准的喜剧,但这种模式真可谓影响日后千万部港片,许冠文此时已经很成熟,他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因而也尽力去斟酌他的笑料。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双臂打着石膏,和维护大陆偷渡客的许冠英一同进餐那里;以及末尾和许冠杰一起扮演大队人马抓贼那里,堪称是全片最精彩的段落。当然,很多细节也很不错,国语版那句“香港就像条小船”也比原版比喻成“水抱(游泳圈)”诗意很多,不过论社会民生的角度,原版还是略带苦涩吧。而幕后方面也恭喜许冠文因此片获得影帝,不是说名不符实,但这个还真要多得最初金像奖不成熟的评审机制;当然许冠英也值得庆贺,这次的戏份终于能持平两个极具光环的兄弟了。可能现在看来太多情节已显老套,但在30年前,我想没有人能忘记这部片子带来的欢乐吧
许氏最高作了吧,各种流畅,各种搞笑,各种灵光闪现。
许氏鬼马喜剧的巅峰之作,很多细节非常见心思,许冠文在市井喜剧里找寻社会现实问题的思考,关于陆港关系虽然只是简单带过,但仍然值得深思,不过电影故事完整度稍显薄弱,仍然止步于段子式的瓶贴,不过以当年的创作水准来说,创意是非常难得的
80年代许冠杰挺帅的,只要不和王祖贤演对手戏(除了张国荣,所有男人包括周润发,和王祖贤演对手戏看起来都像猥琐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90年代以后老了,看起来凶相。但是最可爱的永远是许冠英!!我爱许冠英!!!!!
感覺像是一個一個情景喜劇的片段拼湊在了一起。
许氏兄弟是港版的雅克塔蒂,他们笑料包袱后都有根深蒂固的情怀,塔蒂身上带着老派中产阶层LOGO,许氏则是底层老港人做派,对外来者他们明显比现代人要包容的多,待外事即圆滑可笑,又疏于感情宣漏,使人伤感。‘唉,这样就15年喽’旋即‘你们看什么?肩膀上有阶级吗’哈,还有什么比嬉笑怒骂更促人惆怅
许冠英带着王宝强般的喜感,许冠杰又帅又搞笑,至于许冠文,大大的镜框后面那张,猥琐兮兮的小眼睛,让人一见着就被带入了他那些小人物的快乐与感动。不停歇的荒诞与胡闹,让人笑得下巴疼。通过这首部华语贺岁电影,许氏三兄弟给了在过年时候走进影院的观众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经典重温,才发现好明显一个穿帮镜头
还是喜剧,但实在是太令人失落了...许氏草根喜剧的草根之处就在于它尝试无限地去逼近我们的生活,它的喜剧之处则在于人物如同身处一个巨大的游乐场之中无休止地进行往复运动:但这种静止在电影中段硬生生地被自黑暗中闯入的难民打破了。它从属于我们的快乐的幻梦之中撕开一个巨大的血淋淋的口子,而且它从未离开,随着时间越来越大越来越大,无论人们假装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填补。
【无敌老港片】【你只不过是个小伙计而已,这么拼命干嘛】【香港就像一条小船,人太多就沉了】没有大张旗鼓地搞笑,却仍让人忍不住笑出来,也看的出许氏兄弟的努力,表现出小人物的辛酸,天天把“芹菜炒鱿鱼”挂在嘴边。许氏兄弟好像特别喜欢把抽水马桶吸、烹饪节目、驾驶事和物等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