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之友整体的感觉和橘子很相似,橙色的,暖色调的,像梁世宗第一期出现时戴着的帽子。 发韧于善意的咖啡捐赠,在济州岛的幽静美好的橘子田里发芽生长,通过仓库改造而成的Coffee Friends,如同透过落地窗传达到吧台上的一抹阳光。 《1994》结缘的柳延锡和孙湖竣,将友情延伸到戏外,记得最后一起采访的时候,两个人都说自己有很多不足和未完善的地方,对方都能帮助自己做到。 罗PD的几档慢综艺,不是一味地只有诗和远方,阳光和田园,艺人们都是实打实地做事情,《咖啡之友》也不例外,早在食材紧缺、柳延锡几乎堕泪的那一天就感受到了营业的辛苦和劳累,而在最后一期互相绑腰带、贴膏药,则让这种劳累作为痛苦的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欢迎光临、要点什么菜、再过三分钟我就过来为您下单、是滴漏咖啡吗、真好吃,这些话语每一期都要重复很多遍,像是枯燥乏味的生活,日复一日,不停地重复着。 但是作为观众却能像是看电视连续剧一样,一期一期地打开来看,看到柳延锡做出美味的食物是想要是自己尝一口就好了,看到孙湖竣重复八十次,才能手磨出一小杯咖啡,想饮一口,看看是否酸味的风味更佳,看到崔智友做出的手工装饰品,不禁感叹,真是心灵手巧,看到梁世宗脚不沾地地忙来忙去、在洗碗间里自我打气加油的时候一点都没联想到那时《爱情的温度》的男主角温正善。 褪去明星的外壳以后,他们是相互支撑的前后辈、是店员和店长,关心着彼此,在一个人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会有另一个人或者另外几个人伸来援助之手。如果世上真的有一家咖啡厅是这个样子,我想,我也会愿意去品尝。 忙碌之中捉隙品尝一杯美式或者吃半个橘子,所有的辛劳都会化为一份幸福的感觉。 戏中口嫌体正直的具东魅成了一个撒娇怪,跟亲故孙湖竣,跟拉开的后辈梁世宗,跟前辈允在,跟料理师傅白钟元都显得十分亲近,如孙湖浚说的,天生有一种凝聚力。 尤其是玩梗的那一段,令人捧腹大笑。偶然得到休息的柳延锡走到吧台客人对面问味道怎样,得知客人恋爱正甜蜜就说,知道为什么饮料这么甜么,因为正是恋爱的时候啊。说罢,自己笑捂着脸,笑弯了腰,躲回了料理台。其余众人听到了,皆是哈哈大笑。 忙碌的营业生活因为类似这样的小插曲,闪耀着明亮的光芒,就如同在沙滩上漫步,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一枚美丽雅致的贝壳会出现在脚下。 打工生们也有着各自的title,传奇打工仔白钟元老师、销售达人吴世勋、天真送面包小哥南柱赫等等。在他们那里听到不止一次,有困难的话就来找我、如果是哥喊我的话一定会过来的。 打动观众的不仅仅是Coffee Friends桌上的法国吐司、热红酒、炖菜、五橘五橘,还有它开始之初的善意以及背后相互扶助的友情。 10期的咖啡之友,每期一个半小时左右,算起来也就十五个小时,若是得空一天的时间就能看完了,好像偷得浮生一日闲,在济州岛上、橘子田中,细啜橘汁,慢嚼吐司。
文:萌萌
《咖啡之友》作为一档由罗䁐锡团队包装的综艺,其实并没有《新西游记》那么具有综艺性,也没有《花样系列》那么缤纷多彩,就是一片种满橘子树的园子里,开一间极具乌托邦色彩的咖啡店,不盈利但对食物要求很高,以期客人满意的微笑,当然,也包括我们作为观众的欣喜与满足。
故事起源于演员柳演锡和孙湖竣的公益项目,两个好朋友拉着一众好友,把咖啡这一在韩国十分受追捧的饮品义卖给大众,收益捐出,做个好事。在节目组的精心设计下,名为“咖啡之友”的店铺在济州岛开张,从一开始四面光秃秃的仓库到布满阳光的落地窗,开放式的厨房拉进忙碌明星们与普通人的距离。
显然,硬件十分出色,那出演的社长们专业吗?答案是肯定的,柳孙两位拜师学艺,白钟元倾力开发菜单,将橘子完美融入菜品,新加坡风格的咖椰酱被橘香笼罩,融入东西口味的炖菜、吐司色香味俱全。当然,《咖啡之友》的灵魂便是咖啡,握有手冲咖啡师资格证的孙湖竣,一遍一遍磨咖啡豆、做面包、雕琢拉花的样子,真真是让人不想忘也忘不了。忙内梁世宗变身勤奋洗碗匠,逐渐成为两大社长的得力助手,结婚后分外美丽的崔智友也是服务满分,若是能喝一杯姐姐做的热红酒,那这个冬日该是如此美妙。
好的出演者对于一档综艺来说非常重要,当然《咖啡之友》已经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完美地消化这一过程。从《请回答1994》而来的老朋友柳演锡和孙湖竣,在老挝游玩的日子里,他们一个热情,一个内敛,积攒起来的友谊和相似的奋斗过程让彼此哪怕性格不同,也能够认同彼此。当主厨柳先生遇上说着可爱方言的孙先生,连做几十份餐点的疲劳也能消化一些,而湖竣看着与客人谈笑风生的演锡,也能够微笑着投去欣赏的目光。两个口碑极好的男演员,其实可以有很多方式过得更体面,但一直以来他们都在坚持做公益项目,在节目里认真去执行的样子,表现的这份谦逊,让人颇为佩服。
无论是精准服务的梁世宗、落落大方的大堂经理崔智友,还是前来作为洗碗工的各路大神,都与两位社长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作为餐饮巨鳄的白种元化身打工者,把夜间经营的小店做出网红店铺的气势;为镜头所震惊的帅气弟弟line:Baro、南柱赫、吴世勋,售卖服务技能也是满分;前辈允浩一如既往的高颜值但平易近人,而搞怪的赵在允又让人很难把那些戏中恶毒的角色与他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很真挚地把手上的咖啡做好,橘子剥好,有忘掉菜单的时候,有服务不周的地方,但大家都在努力去改进。《咖啡之友》弱化了节目的情节,随之展现出的是出演者们的用心而为。
《咖啡之友》没有刻意挖掘顾客的故事,但无论是和和气气的一家三口、轻轻感叹店员颜值的姐妹淘,还是一群相约出游的花甲老人,微服出行的餐饮同行,顾客与店员的互动自然而然。顺风耳柳演锡在白老师的鼓励下,多多与食客互动,腼腆的湖竣在同行面前展现有些慌张的表情,崔智友一边忍着烫一边递送菜品……不足为道的很多瞬间汇集,就构成《咖啡之友》的神奇魅力。如果内心不够平静,那坐下来,品一品这一出极好的慢综艺吧。
和其他的美食类节目相比,能看出有许多不同点。首先,场地选在橘子园里,改造仓库变成咖啡厅,食谱的主基调为济州岛特产橘子,例如柑橘汁,橘子咖椰浆。
其次,该节目是慢节奏、温暖的,不同于姜食堂的有趣,尹食堂的盈利性,其宗旨在于公益。菜单不定价格,以顾客自己对餐的满意程度付钱,一切的盈利都将捐赠。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老罗怕是太高估了国民素质了,相信很多观众也都发现咖啡之友变成了乞丐之友,很多人来吃霸王餐,对不起各个艺人的辛苦。
有人说这部综艺看点就在于打工仔是哪位明星,我个人是每一期都有看,觉得看点不仅在于此还有那些菜品以及顾客。每一天的菜谱都或多或少的有所变动,重要的是节目会告诉很详细的制作过程,让我想要去尝试。新婚夫妇的甜蜜幸福,小孩子的天真浪漫,有的顾客帮忙收拾碗筷,大方的客人捐献了很多钱,让人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温暖的。
这综艺又再一次让我感受到韩国艺人的谦卑,柳演锡学习各种菜品,孙浩俊特地去学拉花,一大早来做面包,各种手工滴漏咖啡的研磨,崔智友欧尼剥几箱橘子,装饰餐厅,在大厅连轴转,梁世宗的洗碗地狱,还有请的热情打工仔们,全程都是站着休息时间都没有。对于这点中国艺人还是需要学习的。当然最值得吹捧的就是老罗团队的拍摄手法,食物的制作过程详细而又优美,让人有食欲,整个大环境拉远景时让人很舒服。这在老罗其他的综艺里都能看到这点。
看韩综的观众,多半知道罗英锡罗PD这个人。作为综艺节目的制作人,罗PD属于幕后人员,但他在中国的知名度,其实并不逊色于许多韩流一线明星。这完全得益于罗PD逆天的才华。他曾是韩国KBS电视台的王牌综艺制作人,在KBS期间他制作的《两天一夜》,曾创下韩国综艺多项收视纪录,被戏称是“养活KBS综艺的人”。后来被TVN挖走了,罗PD依旧是“养活TVN综艺的人”。在TVN短短几年时间,他已经推出“花样系列”、“三时三餐系列”、“新西游记系列”、“姜食堂系列”、“尹食堂系列”等爆款综艺,它们在豆瓣的评分均超过9分。有观众调侃,勤奋的罗PD不仅养活了韩国综艺,也曾养活国内的半个XX卫视——为什么这么说,想必读者都心知肚明。
罗PD非常高产,每一年几乎没什么休息,爆款综艺一个接着一个。《新西游记》第六季、《懂也没用的神秘杂学词典》第三季才都刚完结一个月,罗PD的新综艺《咖啡之友》就上线了。《咖啡之友》是经营类真人秀,柳演锡、孙俊浩、崔智友和梁世宗在济州岛的柑橘农场经营一家早午餐咖啡店。
节目的创意,来源于柳演锡和孙俊浩从去年3月开始做的公益活动“咖啡之友”,每个月他俩在不同的地方经营流动咖啡车,卖出的饮品没有标示价格,而是由顾客的心意决定金额,最终他们将经营所得全数捐赠,两位也以个人名义捐赠出同等金额。本来12月两人打算休息一个月,因为12月太冷了,结果罗PD建议他们,何不在济州岛开一个实体咖啡店,一边拍个慢综艺,一边接着慈善。《咖啡之友》就这么诞生了。
这是罗PD的奥秘之一,生活中的万事皆可为节目,只要它有创新点、有趣、有吸引力。节目的PD们与其闭门造车地空想,毋宁多双善于观察生活的眼睛。罗PD在他的书里《反正竞赛还很长》以及不少访谈中都谈到,他最看重的是,节目是否有创新,“至少要有一个地方是新的,观众才会开始感兴趣”。这跟韩剧编剧大神金恩淑的“5%创新理论”异曲同工。虽然同为经营类节目,但《咖啡之友》不同《尹食堂》《姜食堂》,比如售出的是咖啡,是以公益为主题;还有尤为关键的一点是,它以柳演锡、孙俊浩为绝对主导。
节目组帮他们的咖啡店选址,在济州岛橘子园的一个简陋的仓库里,咖啡店的风格完全由俩人自己构思和设计。更令国内观众难以想象的是,咖啡店的另外两位明星职员,由他俩自己去联系。要是在国内,考虑到我们的明星生态,观众肯定会想:其他明星有档期吗?出演价格是多少?但在《咖啡之友》中,一切都那么平常。孙俊浩一开始打给允浩,但允浩当时没空,后来打给崔智友,崔智友就答应下了。柳演锡也是几经波折才请来了梁世宗。
这是罗PD综艺的第二个奥秘:接受意外,杜绝过分的剧本设计。
这并不是说综艺节目不需要脚本和准备,罗PD自己也说,“没有任何人敢毫无准备带着百人以上团队去户外拍摄,我做节目的时候,总是要做到百分之百万全的准备”,就像《咖啡之友》到济州岛橘子园拍摄,选址等肯定都是有所规划。但之后罗PD补充说明,“之后的一切就靠‘50:50’法则了,50%靠策划,50%靠运气,这里并不是完全靠运气录制节目,是让它顺其自然的产生亮点”。
那50%的运气,才是症结所在。比如“花样系列”经常以“绑架”开端,“绑架”如果穿帮就前功尽弃,但如果成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同样地,《咖啡之友》给了柳演锡、孙俊浩自主选择嘉宾的权利,当场打电话,来或不来,都是悬念。节目组并非早就策划好一切,它没有显得比观众知道得更多,这样就不会剥夺观众的参与感。接受意外,就可能等来惊喜。
与《尹食堂》一样,《咖啡之友》中柳演锡和孙俊浩为了经营咖啡店,做了许多功课。他俩一起去向白大师请教厨艺,一丝不苟记下菜谱和注意事项,认真学习黑猪番茄炖菜和法式吐司的做法;孙俊浩跟着厨师学做面包烘焙,去考了咖啡师资格证。咖啡店开张,柳演锡是店长兼主厨,孙俊浩是咖啡师,崔智友是大堂经理,梁世宗是万能小助手;四个人凡事亲力亲为,头两天就忙得脚不沾地。
柳演锡一边忙着做菜,一边竖着千里耳,随时问顾客就餐体验如何;孙俊浩一遍又一遍地做手工滴漏咖啡(转动80多次才能磨出一杯的量),点的人很多,他的手都快脱臼了;崔智友一点都没有架子,整理餐具、装点细节、点餐、端菜,勤快麻利、人美心细;梁世宗在节目中安静内向,勤勤恳恳老老实实做事,哪里需要他就往哪里跑,任劳任怨,真正的全能助理……
不难发现,罗PD的经营类综艺与国内的经营类综艺有一个本质差别,人家是真的在经营,我们像是在过家家。国内的许多慢综艺,不过是借助经营等形式,营造某种浪漫、自由、唯美的氛围,以为这就可以满足观众的田园梦想和逃离渴望。就好比开个花店,它只是想突出花的浪漫,根本不会在意花底下的“刺”,也不会真正呈现经营背后一地鸡毛的琐碎和忙碌。但观众并不傻,悬浮的经营让搭建在它之上的种种感慨显得空洞而滑稽。但罗PD的经营类综艺,忙是真忙,累也是真累,但一天收工,快乐也是真的快乐。
换句话说,罗PD的综艺里既有现实的“苟且”,又有远方的“诗意”,二者的结合,既可满足忙碌的现代人偶尔的逃离渴望,但也时时提醒着观众,很多浪漫的梦想只是看上去很美。你以为经营咖啡店就是听听音乐,和客人聊聊天,阳光洒进来,吧台上坐着慵懒的猫,现实是,你经营咖啡店和你经营沙县小吃,忙起来是一模一样的;任何经营,都是劳心劳力劳神。
这是罗PD综艺的第三个奥秘:真实,它以真实接近普通人,以真实帮助普通人从日常中解压,以真实抚慰普通人,同样以真实教普通人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
很多人夸罗PD用人如神,他的每一个综艺,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都非常有趣,这是罗PD的第四个奥秘。并不是说他料人如神,知道嘉宾之间会发生什么,而是他总是给予嘉宾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非常舒适地做自己,也就能够为观众展现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罗PD的真人秀慢综艺里,嘉宾其实很少坐着谈天说地聊人生——不像我们的慢综艺永远在唠嗑,人物的性格更多是在行动中体现,由观众自己去捕捉。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大部分明星——无论多么大牌多么有人气,都非常谦卑亲民(至少节目中是如此)。嘉宾从不端着,也不把自己“当回事”,一到节目里他们就将自己的身份归零,我是咖啡师我就老老实实调咖啡,我是服务员我就认认真真刷碗……也没有什么狗血的吵架、撕X。但国内的明星都已经被惯坏了,很难指望他们会放下身段真正地沉浸到一档节目中——这一点,国内的PD们也挺不容易。
罗PD那么多慢综艺虽然形态各异,但风格却是相似的:它常常颇为平淡,没什么大的冲突,但从头到尾都有各种小惊喜、小趣味、小笑点,看完舒舒服服的,心情很满足。就像冬日里喝了一杯暖胃熨帖的咖啡,可以元气满满地去做手头的事。
——首发澎湃新闻——
百万剪辑师实名吹爆!踩点狂魔!
米娜桑也很善良负责,但是看到第七集就看不下去了。不是明星的问题(大家都很可爱,而是顾客的问题。
济州岛本来物价就高而且店里的食材肉眼可见的质量好,这些顾客是怎么拿出平均1万8韩元结账的,难道不感到羞耻吗?而且摘橘子多到盒子里都装不下,就这样还装到口袋里,多拿一个盒子能有多少钱?还有带着孩子来吃饭的家长是怎么在孩子面前做出这种贪图便宜的行为的?
看起来个个人模人样,实则扣扣搜搜。
这个咖啡店有以下三个最大买点
1.慈善 不用多说,成立的最初目的就是这个。
2.明星服务
3.优质的食材和美味的菜品 从
推荐tvn的综艺《咖啡之友》,可以算作冬日治愈系第一名。看了几集,感慨casting和企划立意真好,导演组是老白的街头美食斗士的人马,拍摄水平在我心中是top class,能把普通食物拍出现代时尚大片,而嘉宾们互相鼓励一起做事的氛围又特别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真的是高质量节目。
节目本身也是从嘉宾坚持了一年在做的流动餐车公益项目出发,向顾客销售饮料和小吃,所获收益全部捐给慈善组织,真的是很棒的艺人。
(插一句:Coffee Friends是一起做公益的friends啊!个人感觉没必要指责艺人不专业的咖啡/拉花技术,侧重点是售卖食物和服务来做公益捐款,我认为为了公益特地去考证已经很敬业了,孙湖竣和柳演锡真的人帅心善还敬业,不是粉丝也想大声夸赞。)
所以,推广这种Funation(fun donation)的捐款文化,让原本普通的经营类综艺更上一层楼。
出演这种节目会圈粉,其实也因艺人本身的性格、态度好吧,互动起来的化学反应非常和谐。会忍不住想,四位固定搭配(孙湖竣、柳演锡、崔智友、梁世宗)再加半固定的允在叔,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再呈现这种舒服自然的感觉。比起“食堂”系列的嘉宾有搞笑艺人和主持人,经常会为了节目效果刻意营造笑点。而《咖啡之友》的主要成员都是演员,卖点是超高的颜值、亲和的服务、一丝不苟做事的态度、相互照顾的眼神和小举动、积极的鼓励和称赞......即使不去营造人为的笑料,光靠这种温柔的氛围已足够吸引人,带来抚慰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力量。治愈来自这几位嘉宾,各司其职又互相照顾,展现正面积极的餐厅经营面貌,满足对一个充满爱和人情味的团体的向往,真好。看节目时总是会忍不住想,要是能和这样的一群伙伴共事,生活里没有什么事做不好吧。
出发点很好,嘉宾很好,制作团队也很好,还可以完全不计较成本地做节目(硬装、工具、食物原材料等方面),营造的餐厅氛围自带乌托邦式完美。艺人们也尽量展现做餐饮服务的真实情况了,全身心投入去开店,而不是当花架子作秀,所以展现的小状况和小冲突也让人感觉自然,可以理解和包容。比如节目组控制了客流量还是会连轴转变得慌乱而错误连连,比如想着认真做好每一盘食物或者没完全上手一开始不知道多线并行工作,比如做一天服务过于热情没分配好精力,而现实里做餐饮行业的人可是要天天连轴转不能休息的。餐饮不好做,这是我刷了N多美食节目的唯一感慨。
(再插一句:日韩部分艺人的敬业态度我一直佩服,也是靠其他国家艺人衬托。面对非本职工作,幕后也会花时间去学习、考证、练习、精进,做什么都要好好做,对于这种一丝不苟认真工作的态度我自愧不如。)
如果只看艺人的努力和诱人的美食,到此这档节目是百分百的冬日治愈系。还超级感谢节目组大方地给了几款食物的配方,原来腌橘子糖浆还要放橘子汁,学到了新的小技巧,感谢!
接下来想吐槽的是,在这种较为真实的情景下,也是对人性的真实考验。即使出演人员不生气,节目组不生气,我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看了都忍不住气得肝疼(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
因为是funation,菜单上所有菜品没有标价,让客人自己根据享受的美食和服务,决定捐赠金额,也是想摆脱金钱绑架式的捐款。韩国没有强制性小费文化,并且对额外捐款数额不做强制要求(捐款这件事就是要因经济情况而定),但我认为,既然来吃饭了,不是因为明星来服务而给钱,而是因为吃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要对这顿饭付出相应的价值。
说实话,在这种装潢现代化、做欧陆式brunch和融合西餐、超大的供应量、网红plating出品的餐厅,不管放哪个国家看,价格都是不便宜。如果在欧元区的话,随便在街头点一盘拼盘都要15欧左右(120RMB),咖啡也要3-5欧(25-40RMB),还要再另付10%-20%的小费。
在此不得不感慨,韩国人不管是专业演员还是普通人家,真的都太能表演了,让我不禁怀疑这是一个把做作的表演能力刻进基因的民族。每个食客都会花式赞叹食物好吃,点一大桌菜,各种享受的表情各种夸。然而到了结算的时候,一天的营业额少则50万韩元,多的也就100多万韩元(6000RMB),再对比餐厅提供的食物品种,纯手工奶油面包、新鲜的咖啡豆、100%鲜榨果汁、那么多大明虾还额外加增意面、满满的炖菜肉也多,这种餐盘质量放在任何一家餐厅定价都不会太低。哪怕不吃网红店、不经常出去吃饭的人,对于这些食物在超市里的物价也会心里有数,更何况还是吃做好了的成品。怪不得韩国网民骂起来特别狠,什么“乞丐之友”、“吃霸王餐的人真丢人”、“我是开咖啡馆的,看了结算后真的生气”等等。
节目组尽量避免把食客付钱的情形剪辑出来,只给了一个非常慷慨的阿姨付款的镜头(阿姨一个人给了20万韩元),然而有些镜头还是放出来了。比如一个妈妈带了4个孩子去吃了满满一大桌,孩子付款时只投了一张纸币,妈妈忍不住埋怨(妈妈埋怨斥责的声音太大了估计剪辑不掉)“你竟然给了5万?”;一群女高中生激动地去见明星,也是点了满满一桌,艺人还额外给她们做了福利,结果付款时只塞了1张1000韩元(6RMB);更多的是朋友或一起去吃了一大桌,刷卡时也只付了4位数(人民币几十块钱吧)。韩国人真的太会做表面功夫了。
也不知这群艺人是真的不知道物价还是表演天赋使然,结算后都表现得很满足并没有变脸,我作为普通观众看到这个营业额都觉得不值(即使有节目组买单不计较成本),总之我对这些顾客能在镜头下公然吃白食还装作赞叹不已的表演能力才是真自愧不如。
不知道之后我国会不会有哪家电视台抄袭这种fun donation的经营模式(此处拉踩一下中餐厅和我国一些连表面文章都不愿意做的艺人),要是在国内这种做公益捐款立意的节目,几个流量出演一下肯定能被夸到天上去。不过我倒觉得,要是我们国家愿意去见明星真人跑去吃饭的普通人,肯定会往多了付钱,可能还会攀比谁付得最多谁最有钱。不过有韩国人这种表面上夸奖一通但还是照吃霸王餐不误的例子在,人性这种事情真不好说。还有就是,即使作为外国人,我相信tvn这个团队和这几个演员会把所得盈利如数捐出,但我对我国的电视台和部分明星没有这个信任感。
对比同期天朝的《小姐姐的花店》,真是让人感叹:韩国的真人秀综艺里艺人们都是zqsg真正花心思花力气在干活在服务在想把店开好,而中国的艺人们真的是来闹的…………
第一次get孙湖俊的颜,演锡一如既往软萌!全员好评,很想去应聘咖啡师啊!!!PS,罗PD真的是韩国综艺界的宝藏了喂!
第一次看韩综被惊艳到,虽是真人秀,但“秀”的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从手把手学基础技艺开始,到天不亮就上班,辛苦自不必说,且努力开发新菜品,真诚态度让人不得不服。将收入捐出,的确是一个好点子,且拉高演员好感度,可谓一举多得。1994兄弟组合乃贴心暖男,柳演锡仿佛是从《心情好又暖》串场过来。
梁世宗存在感好低,崔智友性格真好,面包做失败了还笑嘻嘻说做的太好吃了,整个人状态就很好。海太和七封也超级棒,不管是做什么都有模有样。
我喜欢这种好的人&好的人在一起做点小事的综艺
今年冬天全身心被咖啡馋得不行。落地窗 橘子园里的咖啡屋 有趣真诚的人
画面感很强,不过看多了可能期待的是新品和来帮忙的明星吧
搜黑猪肉相关菜谱搜到的综艺23333被食物asmr给迷住一路看下去。崔智友端盘子,白钟元洗碗,这员工的咖位也是没谁了。七海喜在《花样青春》之后再度合体。被老罗看中一坑再坑的人都跟他的综艺一样,温暖又治愈。再一次被孙浩俊和柳演锡的友(基)情感动。唯一的缺点就是弹幕里的某些粉丝,相当影响心情。在这种综艺里看到主打中小学生市场的爱豆,就算有心理准备还是会被恶心到。
升级版尹食堂。韩国本土制作西式咖啡甜点,小资情绪爆棚。男友力超超级MAX,但我还是怀念以前的原生态。E01弃
一贯罗pd。橘子小饰品,落地窗,咖啡豆。看他的综艺就像一直在圆梦。
全员好感
刚看完第一期,咖啡店的整体概念和框架,细节的拍摄风格和人情味,节奏的把控让第一期看起来非常流畅,作为一档慢综艺没有一处多余,一整期我居然都没有快进。主线放在经营咖啡店之余,还注重了客人的生活情趣,比如同事、恋人、夫妻和父女间,生活中的小细节为这间咖啡店也增色很多。看了预告感觉下期会出现更多的戏剧冲突,对咖啡店的成长之路有点小期待。
智友姐姐好暖啊!!!看到她就想弯起嘴角
清新可爱,韩国这类综艺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有趣→一直重复很无聊→引入新元素有趣→又重复有很无聊。不过看完之后也想去学咖啡师的课了,里面的菜谱看着都不错【就是白老师看了世界后的融合款】
这就是梦想啊 开一间咖啡店 每天认真准备食材 忙碌并幸福
老罗出品,至少四星。百万剪辑师,激起食欲的美食,忙碌的人,温暖的食客,以及人形洗碗机们,像杯咖啡一样的节目
老罗出品本身就是质量保证了吧~从花样青春就好喜欢柳演锡啊啊啊啊啊啊~~~~~完全理想型好嘛!!!!!!94真的是本色出演了!!
吴世勋倾情表演了一整集帅哥洗碗。ː̗̀(o›ᴗ‹o)ː̖́
wuli老罗不管拍什么都是诚意满满啊 梁世宗好可爱 孙浩俊很认真 崔智友真的是像欧尼一样善解人意又落落大方 “砍面包的具东魅”柳演锡很细心 展现了不同于演技的八色鸟魅力 拍传单宣传照的那段真的爆笑ㅋㅋㅋㅋㅋ 这么清新治愈的美食经营艺能节目 希望不要再被抄袭了 :)
太治愈了 柳演锡真的理想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