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这第一部剧场版其实是与此后各作相比风格独特的一作。虽然此作被一些人认为是“从第一部剧场版就定下了爆炸大片的定位”,但从推理角度,此作倒也不乏可讨论之处。与其他剧场版以贯穿全片的主线谜题不同,这部剧场版更强调各个片段的小谜题,而贯穿全剧的大谜题反而显得虚化。大体上,本篇有这么四个谜题:
①黑川家死亡信息之谜
回想起来,其实我特别喜欢开篇这段的推理。毛利的推理其实并不离谱,而后目暮的反驳让我回想起埃勒里奎因在《X的悲剧》中对“死亡信息”的论述——“在生命结束的那个独特时刻,人类心灵所爆发出的瞬间力量多么神奇强大”——其实很多死亡信息诡计正是源于弥留之际的思考,关于人在死前是否有条件思考出死亡信息也是推理小说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了。不过真要是在作品中抛出这个问题的话,那就只能放弃死亡信息是死者所想这一可能性了。而柯南的解答正是死亡信息解谜的另一个方向:死者留下的直白的死亡信息却被意外因素扭曲,而这一意外因素则是键盘的输入模式机制,不得不说这一诡计对键盘的利用确实是巧妙的,我很喜欢。
不过,在解开死亡信息后出现的血迹线索却讽刺性地使得“解开死亡信息”这一行为变得无足轻重。这让我想起了青崎有吾的《图书馆杀人》,在这部作品中,侦探从未用正眼看过死亡信息,“死亡信息并不重要”成了这本书所要表达的观点之一。
(话说这里是不是扯了太多别的……)
②冈本市长父子车祸之谜
这里警方就稍微有点降智了,偏偏点烟器的指纹没有被擦掉这点很牵强,而一看到点烟器上的指纹就算是警方也该知道真相了。
③环状线炸弹之谜
这里的解答我也很喜欢,炸弹的设定很巧妙。
④贯穿全片的纵火&爆炸事件之谜
这也是全片最受观众瞩目的地方,线索方面基本上还是有点考观众眼力的意思,只是很简单地在建筑的照片上制造局部的不对称,再加上别的线索简单得出结论,并不算很出彩。针对动机的解答,不过这个动机还是太过疯狂了,也是能理解为什么广受吐槽。
而在独特的谜题布置之后,新兰的拆弹戏才是本篇真正的精华。两人背对背“生死相随”也成了本片的名场面了。
寥寥草草写了点东西,不知以后会不会删改,就这样吧。
是一部制作精良的作品,从故事情节上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杀人事件。在频频发生的爆炸案要求柯南必须在瞬间做出果断的抉择,同时还要时刻警惕罪犯向下一个目标发起攻击,此外柯南还必须发挥他的超级推理能力,将隐身于幕后的黑手绳之以法。全剧的推理性并不强,凶手几乎是显而易见的,它的胜利在于惊心动魄高潮迭荡的故事情节和气势宏大又充满真实感的火爆场景,当然新一和小兰之间的真情流露也是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卖点。剧中制作人员非常注重场景的真实性的表现力。高耸入云的米花大厦,气势恢宏的铁路大桥以及复古风格的儿童公园都显得是那样的美丽真实,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频频出现的逼真爆破场面,更是锦上添花。而结尾处,那根连系着新一和小兰的拯救世人命运的红线触动了很多人的心。
第一部剧场版啊,初中时买的盗版碟看的,当时还是很激动地
开补柯南剧场版!!红线的设定真是太棒了!!不过这部的凶手挺好猜到的诶。。。= =
柯南也会跟野比一样成为永世不得超生的小学生么~
又是一部经典的剧场版 麻衣的主题曲超好听
虽然推理部分很早就猜到了,但是红线的对白仍然非常感人。,
97年的剧场版,经典的开山作啊,最后柯南与小兰隔着堵强的那幕感人。
9.5/2011 最后在大厦里那扇被挤变形的门后两个人的对话竟然把我看哭了,混蛋
挑你喜欢的颜色剪吧,就算死我也会在你身边
我就想问,为啥你剪哪条线我都陪着你死、这种煽的我眼泪汪汪的时刻,柯南你还不告诉小兰你丫就是工藤新一?
那第一部必然是最棒的。
感动得死去活来的。
好啊
这是我最喜欢的柯南剧场版。12点时 小兰悄悄对墙外面的柯南说“新一,生日快乐”时真的有点想哭,然后柯南说 剪吧 死就一起死。妈呀我一辈子都要嗑这一对cp!
第一部剧场版。留念
1
制作肯定比不上今天,但案子的紧张程度完爆,抖的包袱个个惊人,红线也是经典得不能更经典的爱情桥段,福尔摩斯/莫里亚蒂致敬也很棒。
看这种电影就是要跟着剧情来猜测结局,这才是此类电影吸引观众的地方所在,虽然看到一半只有一个的真相便明朗起来,但还是忍不住看完全部。推理和逻辑都很扎实,最后真情告白和剪短蓝线留住红线那一段感情戏可以加分。三星半
现在想来前五部都是我愿意打五星的
很好
db,你不觉得你的剧情简介很剧透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