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物欲横飞的影视圈里,能在资金有限、环境有限、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拍摄这样一部能让你会心一笑的电影,我感觉这就足够了!林子聪导演一直走无厘头的路线,他参与的电影有很强的个人风格,这部也不例外,他这样集编、导、演的人已经不多见了,之所以这样全能,就是因为当初那份对于电影的初衷!可以不喜欢,但是请尊重!
两位北上拍戏十几年,最著名的身份还是「济公与广亮」。
但圈内人最熟悉的林子聪却和大众认知的恰恰相反,幕后的他,是彼时TVB最年轻的编剧,跳槽星爷公司兼任演员和编剧,参与过《功夫》的编剧工作,是《美人鱼》的执行导演,被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扶持拍摄独立电影,甚至还可以一个包揽编、导、演。
常年和星爷的合作,让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诙谐无厘头风格。
《济公之英雄归位》是他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接触网络大电影。如果说林子聪是组合里的才华担当,那么陈浩民,更像是人气流量担当。早年间的段誉风流倜傥,翩翩有礼的贵公子形象深入人心,谁能想到北上后竟然能无缝衔接到潦草济公形象。
剧情其实还是周星驰版《济公》的变种,只不过普渡变成了寻找(本质也还是渡化)。而各种强行咯吱逗人笑真是除了尴尬还是尴尬,像“害怕发抖”这样的旧桥段港产片类似的用了一万遍,而且最初的创意还来自金·凯瑞的摇头杀。
个个穿得COSPLAY一样,来参加漫展游戏展呢。
罗家英为什么要来网大委屈卖傻献丑?和汪明荃多点享受二人世界不更好吗?看到他和阿姐在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一去《鹊桥仙》,那才是他应该去的地方啊。
女主好丑。
哪吒是女人扮的能接受,因为小时候看过亚视版哪吒,就是一女孩演的,感觉不错。
林子聪混到网大来了,很快谷德昭等香港导演也得从院线被迫到网大混吃了,谁叫他们不思进取吃老本抄旧桥!
可怕的是下一部陈浩民似乎要来个济公、孙悟空联盟。我就看这个人怎么将自己的名声糟蹋得一干二净一样,就像岳云鹏已经在大银幕把自己玩死一样,陈浩民看来要通过网大玩死自己,到时候连电视剧都没人看,就要回到香港低价拍TVB剧了。
在春节档大片的打压下,又有一部网大分账过了1000万。
《济公之英雄归位》(以下简称“《济公》”)大年初一上线,8天分账1242万,点击量超过5200万。
其实《济公》能有这样的数据一点也不令人意外,因为这部作品的主演是陈浩民+林子聪。
想不起来他们是谁?提醒你一下。
与高分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济公》的豆瓣评分只有3.0。无独有偶,之前的《斗战胜佛》甚至只有2.6分,豆瓣上还特意标记“好于0%喜剧片,好于0%奇幻片”。
这个得分是什么概念呢?被网友评分“好奇心使我点击去,求生欲让我退出来”的《极光之恋》也是2.6分,大幂幂的新作《谈判官》也还有3.3分。
于是,带着一丝丝好奇,我也看了一遍《济公》。不吹不黑的说,
“这个分真TM给高了!”
且不说剧情(也谈不到剧情),单是这个令人监介的植入广告就够给个差评的。
这个广告硬不硬?就问你,硬不硬?(王晶,你是有多缺钱?)
整部片的剧情也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济公拯救地球,然后遇到邪教,于是上天搬兵,最后正义战胜邪恶,不仅低幼,而且侮辱智商。
其实纵观去年几部分账破千万的网大,除了《灵魂摆渡黄泉篇》等少数作品以外,《坠龙事件》(3.7分)、《超级大山炮之夺宝奇兵》(3.3分)、《降龙大师》(4.6分)等都在一片骂声中“数钱数到手抽筋”。
值得一提的是,院线电影的发展轨迹却与之截然相反,口碑爆棚的《红海行动》后来居上,单日票房和排片都对其他影片完成了超越。而观众反响不力的《捉妖记2》虽然获得了预售超2亿的成绩,但却在一番厮杀之后渐渐落了下风。
但网大却不同,其受众一般靠的就是演员、片名和预告片来选择观看。这是因为大部分网大不会做大规模营销,也不可能获得太高的关注度,很难形成口碑效应。所以观众只好通过最基本的方式获取一部作品的相关信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网大制片方喜欢用“熟悉的IP+脸熟演员”(比较接地气,而非所谓流量演员)的原因。
其实从2017年分账排在前列的网大上,这个公式就已经被各家用的得心应手了:
《坠龙事件》的彭禺厶,《超级大山炮》有“山炮系列IP”以及宋晓峰、程野、宋小宝等人压阵。此外《陈翔六点半》的陈翔和短视频IP,《伏妖白鱼镇》和主演杜奕衡都有类似的属性。
不难发现,这些“网大吸金王”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彭禺厶、陈翔这样以网大和短视频成名于网络的演员,他们主要吸引的就是长期观看网大,已经有了收看习惯的观众。
例如彭禺厶在2015年到现在2年之内出演了20余部网大,其中包括《道士出山》《超能太监》《坠龙事件》等高分账网大,这类演员基本上就是靠不断的刷脸积累了自己的认知度。与他类似的还有“二龙湖浩哥”中的张浩等。这些人无一例外的就是瞄准了“小镇青年”群体,营销也多是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短视频等)。
另一个类型则是电视演员跨界。其中比较突出的除了陈浩民、林子聪这对老搭档之外,还有宋晓峰、程野这些赵家班成员,谢孟伟、谢苗等童星出身的演员。
这些人在网大市场吸金基本上靠得都是“回忆杀”,所以他们基本上都会延续自己在电视剧上的角色。例如“孙悟空”和“济公”就是陈浩民塑造过的形象;赵家班继续他们的东北搞笑风;谢孟伟的“嘎子哥”深入人心,出演网大也会偏重军旅战争、动作格斗题材。他在《特种兵王》中的角色甚至就叫“嘎子”,这些都是为了激发观众的联想。
套路很简单,操作却很麻烦。网大市场竞争激烈,虽然大部分人做梦都想爆款,但分账能到1000万的一年也就是这么几个。
更何况,即使有了1000万以上的分账也未必能赚钱。
比如《济公》虽然目前分账已经达到了1392万(截止2月23日),但由于其官方公布的制作成本达到了1400万,即使其分账其实才刚刚回本。最终能够盈利几何,依然难以预料。
其实高分账无法带来高回报的情况并不少见,《超级大山炮之海岛奇遇》总分账接近800万,但考虑到制作成本却在1200万左右。
从《济公》最终做出的画面效果来看,这些成本很可能很大一部分都用在了演员上。可以说随着陈浩民、彭禺厶以及东北搞笑集团在网大当中江湖地位的奠定,这些演员的薪酬势必会水涨船高。请他们出演的性价比正在下降。
小成本网大应该如何保证投入产出比呢?至少在演员选择和题材选取上,已经有了很多不错的案例。
回顾2017年投资回报率较高的网大,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短视频红人陈翔,还是电视界的小沈龙、陈浩民、杜奕衡,他们参与的网大也基本都是他们参与的第一部网大。从这些电影的投资额度来看,《斗战胜佛》大约只不到500万,《伏妖白鱼镇》则只有240万左右,《超级大山炮之夺宝奇兵》则更少——200万。
也就是说当这些有一定影响力的演员试水网大的时候并不会在片酬上提出太高的要求。类似情况的还有彭禺厶的成名之作《道士出山》。抢好演员试水的第一落点,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彭禺厶都是获得高利润的好方式。
云集了《余罪》中“傅老大”和“嫂子”的《大嫂》虽然也拿到了800万以上的票房,最终只能却以亏本告终。
《坠龙事件》虽然也获得了1800多万的票房,但由于其接近1000万的投资,在利润率上却只有134%。《坠龙事件》和《道士出山》的区别也同时说明,大制作,大特效可能并不适用于网大。
影投人制片工场【公众号ID:movieeye】
有眼力、有脑洞、有大神的一站式精品影视内容制片工场
【如需转载请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潜水这么多年,这个有魔力的片子给我炸出了水面,特意注册账号来吐槽,太垃圾了,除了初期几个还不错的,后期有王晶参与的片子都是垃圾,为了赚钱脸都不要了,就怕古装里出现电话和新鲜台词,这次倒好,直接出了个pad,你们赢了!!!!!!!!!!!!2015年-2018年看过最垃圾的电影之一,快洗洗睡吧!!!!!
陈浩民,以生孩子多而出名……
归你个头,😂
这两个人真是能瞎折腾钱
Ho-Man Chan这些年总演烂片。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463443
只觉得挺搞笑的
2分,呃~~真的拍得有点差嘛~烂片的典型。这样第一评是不是不太好~~……不好意思 ,说了个实话~看着看着我就经常出戏~
王晶演玉帝,天庭都是高科技,爱奇艺硬广不要太要脸,我八岁的弟弟都知道哪吒是应该男的好不啦。配音尬,演技尬,特效尬,剧情更尬。哪怕手机里没存视频我也拒绝和我弟同流合污,看这种垃圾。
瞎了
林子聪你放弃当导演吧,还有陈浩民你也别乱消费济公了。
好尬啊,收拾卫生背景
怪力乱神
什么垃圾货,
这是什么?儿童喜剧啊?这个观众定位是怎么想的,小孩子现在有几个很熟济公甚至想去影院看的,大人看这特效和妖怪简直尬死。还有明显的周星驰无厘头模仿痕迹,受不了。梗也烂,槽点也多的受不了,陈浩民这么多年真是两肋插刀了,幸亏没到晚节不保的年龄。当成网剧看吧,挺欢乐的,当电影看就负分了。
陈浩民你缺钱拍烂片可以理解,但是你要适可而止
这种 **之** 大概率烂
有完没完,还有脸拍(额,这货也配叫电影?)
林子聪常年和星爷的合作 让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浓郁的诙谐无厘头风格 本片是他第一次以导演的身份接触网络大电影 如果说林子聪是组合里的才华担当 那么陈浩民 更像是人气流量担当 早年间的段誉风流倜傥 翩翩有礼的贵公子形象深入人心 谁能想到北上后竟然能无缝衔接到潦草济公形象 电影虽烂 但是烂的不平庸
居然还挺好笑,哈哈哈
爱奇艺不要拿会员给的钱拍这种无聊的网络电影好么???我们的审美经不起你这么折腾!没有负分的豆瓣差评!20180225
不幸看过的,赶紧吐出来